《临江仙》

时间: 2025-01-26 00:17:09

寄兴奚如书艺好,先生汲古临池。

千年碑版蚀蛟螭。

庋藏多法物,奕世袭珍之。

惠我屏风兼韭帖,析疑时贶鸿辞。

南宫妙墨露筋祠。

裹筋曾倡论,何自食其词。

意思解释

诗词原文展示

临江仙
作者: 喻蘅 〔近代〕

寄兴奚如书艺好,先生汲古临池。
千年碑版蚀蛟螭。
庋藏多法物,奕世袭珍之。
惠我屏风兼韭帖,析疑时贶鸿辞。
南宫妙墨露筋祠。
裹筋曾倡论,何自食其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与书法艺术的深厚情感。寄情于书法,诗人称赞先生在汲取古代书法艺术方面的造诣。他提到千年的碑刻上,字迹因时间而模糊,然而藏书之中却有许多珍贵的法帖能够传承下去。诗人请求赠送屏风和韭帖,以解答他对书法的疑惑,感叹时人对于书法的赠予和交流。最后,提到南宫的精妙书法,令人想起曾经的讨论,却不禁感到其言辞的自相矛盾。

注释

  • 寄兴: 寄托情感或兴致。
  • 汲古: 向古代学习。
  • 临池: 指在池边书写,象征静心练习书法。
  • 庋藏: 储藏、收藏。
  • 法物: 指书法的典范或作品。
  • 奕世: 代代相传。
  • 屏风: 一种室内装饰物,通常用于隔断空间。
  • 韭帖: 一种书法作品。
  • 析疑: 解答疑惑。
  • : 赠送。
  • 南宫: 指南宫书法家,象征书法艺术的高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喻蘅是近代著名的书法家与诗人,他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尤其在书法方面有着很高的造诣。他的作品常常融合了书法的美学与诗词的意境,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书法艺术盛行的时代,诗人通过书法表达自身的情感与思考,同时也反映出对古代艺术的敬仰与追求。书法不仅是技艺,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诗人在此背景下寄托了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临江仙》以书法作为主题,展现了诗人与古代文化之间的深厚联系。开头两句直接点出诗人对书法艺术的喜爱与追求,表现出他向古代书法家学习的态度。诗中提到的“千年碑版蚀蛟螭”,不仅体现了时间的流逝对书法的影响,也暗示了书法艺术的珍贵与历史的厚重。

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对书法作品的渴求与欣赏,表现出他对书法的敬仰之情,尤其是提到“惠我屏风兼韭帖”,显示出他渴望通过学习来提升自身的书法修养,表现了谦逊与求知的态度。

最后几句则通过对南宫书法的讨论,反映了诗人在艺术探讨中的思考与反思,揭示出书法不仅是一种技艺,更是一种思想的传承。整首诗以书法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敬意和对自身艺术追求的坚定信念,展现出浓厚的文化气息和个性的艺术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寄兴奚如书艺好: 表达了诗人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与寄托情感。
  2. 先生汲古临池: 指老师在池边学习古代书法,象征着追求传统之美。
  3. 千年碑版蚀蛟螭: 描述古代碑刻因时间侵蚀而模糊,反映书法的历史与珍贵。
  4. 庋藏多法物: 指藏有许多优秀的书法作品,传承与珍藏的意义。
  5. 奕世袭珍之: 代代相传的珍贵书法作品,强调其价值。
  6. 惠我屏风兼韭帖: 请求赠送书法作品,表现求知欲望。
  7. 析疑时贶鸿辞: 解答书法上的疑惑,探讨书法的内涵。
  8. 南宫妙墨露筋祠: 提到南宫书法,表现其艺术的精妙。
  9. 裹筋曾倡论,何自食其词: 反思曾经的讨论,表达对言辞的自我质疑。

修辞手法:

  • 比喻: “千年碑版蚀蛟螭”以虫蚀象征时间的侵蚀。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书法艺术展开,表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与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对自我艺术修养的渴望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书法: 代表着传统文化与艺术的传承。
  • 屏风: 象征着艺术的空间与美学。
  • 碑版: 体现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积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对书法的态度是? A. 不屑一顾
    B. 热爱与追求
    C. 随意应付
    D. 仅为生计

  2. “千年碑版蚀蛟螭”中的“蛟螭”指的是什么? A. 蛟龙
    B. 虫蚀
    C. 书法作品
    D. 古代书法家

  3. 诗中提到的“南宫”是指? A. 一位书法家
    B. 一座宫殿
    C. 一种书法风格
    D. 一种文体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兰亭集序》王羲之
  • 《滕王阁序》王勃

诗词对比:

  • 《兰亭集序》与《临江仙》都强调了书法艺术的美与传统文化的传承,但王羲之的作品更多地体现了个人情感与历史的结合,而喻蘅则更侧重对书法技艺的探讨与学习。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书法的艺术》
  • 《中国古代书法史》
  • 《诗词鉴赏指南》

通过上述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临江仙》的内涵与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