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丙子秋自岭表避乱北还,适得香宋老人峨眉寄诗,因赋小词为报》

时间: 2025-01-11 05:20:56

一载投荒今倦矣,霸才无主谁依。

木棉花发鹧鸪啼。

争呼行不得,春去已多时。

阳朔山光劳梦想,扁舟出世难期。

有人相忆在峨眉。

空怜蹄迹满,莫遣信音稀。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载投荒今倦矣,
霸才无主谁依。
木棉花发鹧鸪啼。
争呼行不得,
春去已多时。
阳朔山光劳梦想,
扁舟出世难期。
有人相忆在峨眉。
空怜蹄迹满,
莫遣信音稀。

白话文翻译:

这一年投身荒野,现在已感到疲倦了,
没有人依靠的霸业,究竟谁来支撑。
木棉花盛开,鹧鸪在啼鸣。
我想呼唤却无法出行,
春天已经过去很久。
阳朔的山光让我劳心梦想,
坐着小船出世的期望难以实现。
有一个人在峨眉山上思念我。
我唯有空怜那些满地的马蹄印,
不要让音信稀少。

注释:

  • 投荒:指投身于荒野,意指暂时离开喧嚣的生活,寻求隐逸。
  • 霸才:指有才能的人,通常指能够掌握权力或事业的人。
  • 木棉花:一种花,象征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活力。
  • 鹧鸪:一种鸟,常用来象征乡愁或思念。
  • 阳朔:指中国广西阳朔,以山水著称。
  • 峨眉:指峨眉山,象征高远和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龙榆生(1894-1969),字峦波,号雪庐,近现代诗人,曾参与新文化运动,致力于古典诗词的传承与创新。他的诗风常常融合传统与个人情感,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丙子年(1946年),当时中国正处于战乱和动荡之中,诗人远离故土,心中怀有对家乡和朋友的思念之情,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理想无法实现的感慨。

诗歌鉴赏:

《临江仙》是一首抒情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在乱世中的孤独与无奈。开篇“投荒今倦矣”,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疲惫和无力,反映出他对现实的失望与逃避。接下来的“霸才无主谁依”,则揭示了对权力和依靠的思考,表现出对社会动荡的深切忧虑。

“木棉花发鹧鸪啼”,通过自然景象传达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木棉花象征着春天的生机,而鹧鸪的啼鸣则引发诗人对过往的追忆与思念。诗人对时间的流逝有着深刻的感悟,“春去已多时”表现出他对春天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生活的渴望。

后半部分的“阳朔山光劳梦想,扁舟出世难期”,则通过描绘阳朔的美丽山光,展现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但又无奈地意识到现实的不可改变,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结尾的“有人相忆在峨眉”更是将思念推向高潮,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切怀念,最后一句“莫遣信音稀”则流露出对沟通的渴望与对孤独的叹息。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的描绘,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充满了对家国的忧虑与对理想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载投荒今倦矣:表达了在荒野中生活一年的疲倦感,暗示生活的艰辛。
  • 霸才无主谁依:对当时社会乱局的反思,质疑谁能依靠。
  • 木棉花发鹧鸪啼:描绘春天的景象,反映内心的孤独。
  • 争呼行不得,春去已多时:想要出行却受限,春天已然过去。
  • 阳朔山光劳梦想:描绘美丽的阳朔,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扁舟出世难期:暗示出世的愿望难以实现。
  • 有人相忆在峨眉:表达对朋友的思念。
  • 空怜蹄迹满,莫遣信音稀:感叹与朋友联系稀少,留下了满地的马蹄印。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木棉花发”,用花开象征春天的希望。
  • 拟人:鹧鸪啼声似乎能呼唤人心。
  • 对仗:如“阳朔山光”与“扁舟出世”,音韵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乱世的无奈、对理想的追求与对友人的思念,情感真挚,充满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木棉花:象征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 鹧鸪:象征思乡与孤独。
  • 阳朔山光:象征美好的理想与向往。
  • 峨眉:象征高远、宁静的思念之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木棉花”象征什么?

    • A. 生机与希望
    • B. 伤感与孤独
    • C. 战乱与痛苦
  2. “扁舟出世难期”中的“出世”指的是什么?

    • A. 逃避现实
    • B. 寻求理想生活
    • C. 归隐山林
  3. 诗中的“阳朔山光”主要描绘的是?

    • A. 自然的美丽
    • B. 历史的沧桑
    • C. 战乱的悲惨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李白在《庐山谣》中同样描绘了对自然的向往与理想的追求,但其情感更为豪放,而龙榆生的《临江仙》则更为细腻,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参考资料:

  • 《中国现代诗词大系》
  • 《龙榆生诗文选》

以上内容涵盖了诗词的原文、白话文翻译、注释、背景、鉴赏、解析、意象分析、互动学习、比较与延伸、参考资料等多个方面,帮助读者更全面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