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月送玄士入天台》
时间: 2025-01-11 10:01:3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寒月送玄士入天台》
之子逍遥尘世薄,
格淡于云语如鹤。
相见唯谈海上山,
碧侧青斜冷相沓。
芒鞋竹杖寒冻时,
玉霄忽去非有期。
僮担赤笼密雪里,
世人无人留得之。
想入红霞路深邃,
孤峰纵啸仙飙起。
星精聚观泣海鬼,
月涌薄烟花点水。
送君丁宁有深旨,
好寻佛窟游银地。
雪眉衲僧皆正气,
伊昔贞白先生同此意。
若得神圣之药,
即莫忘远相寄。
白话文翻译
这位朋友在尘世中显得格外洒脱,
如同云间的鹤一般清淡。
我们相见时只谈论海上的山,
碧绿的山坡上冷冷的云雾相叠。
在这寒冷的季节,
我穿着草鞋,手持竹杖,
突然你便离去,无法确定何时再见。
仆人和我在厚厚的雪地里搬运着红色的笼子,
而世间无人能留住你。
我想进入那红霞深邃的道路,
孤峰上纵声啸叫,直冲仙气。
星辰聚集如观星的精灵,
月光照耀下薄烟轻轻点缀水面。
送你之时,深情地告诫你,
好好去寻找佛窟,游历那银色的世界。
雪白的眉毛,僧人皆有正气,
昔日贞白先生也有此意。
如果能够得到神圣的药,
就请不要忘记远道寄来。
注释
- 之子: 指代朋友或知己。
- 逍遥: 指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 格淡: 形容心境清淡,超然物外。
- 海上山: 指遥远的理想或境界。
- 芒鞋竹杖: 形象化的描绘出游方的僧侣形象。
- 玉霄: 指高远的天空,象征追求的理想。
- 僮担: 僮仆,指跟随者或助手。
- 红霞路: 形容理想的道路或境地。
- 佛窟: 寺庙或修行的地方,象征灵性追求。
- 神圣之药: 比喻灵性启迪或解脱的方法。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贯休(约830-912年),字子华,唐代诗人,知名于其禅宗诗歌,善于用自然景物表达内心的情感,作品多反映道教和佛教思想。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代,正值佛教盛行的时期,反映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超然境界的追求与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寒月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一位修士的送别情感,诗中充满了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开篇用“逍遥”二字点明了修士的洒脱与不拘泥于尘世的心态,接着通过描绘青山与寒冷,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宁静的氛围,似乎在暗示修士的归宿是那遥远的理想境界。
诗的中间部分通过“芒鞋竹杖”这一意象,展现了修士的游方生活,强调了他与世俗的隔绝。最后几句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修士未来的美好祝愿,期望他在灵性之旅中找到真理与安宁。整首诗不仅是送别,更是对理想生活的追求,生动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表现了诗人对友人深切的祝福与期许。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首句“之子逍遥尘世薄”,直接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暗示其超然的性格。
- “格淡于云语如鹤”,形象地描绘了修士的心境,如同高飞的鹤,超脱尘世。
- “相见唯谈海上山”,表达了二人高远的理想,专注于精神的交流而非世俗的繁琐。
- “芒鞋竹杖寒冻时”,表现了修士游历的简单与寒冷的环境,反映出一种清苦的生活。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云语如鹤”,形象地表现了修士的洒脱。
- 对仗:如“星精聚观泣海鬼,月涌薄烟花点水”,形成了和谐美感,增强了诗的音乐性。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主题在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友人的祝福,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鸣以及对灵性世界的向往。
意象分析
- 寒月: 象征孤独与清冷,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感。
- 芒鞋竹杖: 代表游方僧侣的生活,象征简朴与追求真理的决心。
- 红霞路: 意指理想与灵性追求的道路,充满了希望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之子”指代的是谁?
- A. 诗人自己
- B. 友人
- C. 僧侣
-
“芒鞋竹杖”形容什么?
- A. 华丽的生活
- B. 游方僧侣的生活
- C. 忙碌的尘世
-
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友谊的祝福
- B. 对金钱的追求
- C. 对权力的渴望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别》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贯休的《寒月送玄士入天台》与王维的《送别》都表达了送别的情感,但贯休更侧重于内心的超然与理想的追求,而王维则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诗词赏析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