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二首》

时间: 2025-02-04 15:28:03

雪裹梅花春信息,池中月色夜精神。

年来可是无佳趣,莫把家风举似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雪裹梅花春信息,池中月色夜精神。年来可是无佳趣,莫把家风举似人。

白话文翻译:

梅花在雪中盛开,传递着春天的信息;池塘里月光皎洁,照亮了夜晚的灵动。近年来我似乎没有什么好的兴致,别把家乡的风气抬高到与他人相似的程度。

注释:

  • 雪裹梅花:梅花在雪中盛开的样子,象征着坚韧和生命力。
  • 春信息:春天的到来,梅花的开放是春天的象征。
  • 池中月色:指池塘里的月光,给人一种宁静与清明的感觉。
  • 夜精神:夜晚的精神,指夜间的宁静和思索。
  • 年来:近年来,指时间的推移。
  • 佳趣:美好的兴趣、乐趣。
  • 家风:家乡的风俗、气候。
  • 举似人:比作别人,表达了对比和不满。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梅花”和“雪”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象征着坚强和高洁,梅花在寒冬中绽放,反映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释道枢是宋代的一位高僧,擅长诗词,常以禅意为主题。他的作品多关注人生哲理,表达内心的思考与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宁静的冬夜,诗人被梅花的美丽和夜色的宁静所触动,反思自己的生活状态以及对家乡风气的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梅花、雪、月色为意象,营造出一种冬季的宁静和内心的思绪。开篇的“雪裹梅花春信息”展现了梅花在寒冷中的生命力,梅花素有“报春”的寓意,诗人通过梅花传递了春天的希望与生机。接下来的“池中月色夜精神”,则将视角转向夜晚的景象,月光映照着池塘,给人一种宁静、清明的感觉,暗示了诗人在寂静中思考的状态。

全诗的后两句“年来可是无佳趣,莫把家风举似人”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近年生活的无奈与失落,似乎在反思近年来的生活缺乏乐趣,发出对家乡风气的感慨,提醒自己不要随波逐流,保持自己的独特性。整首诗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生活的反思,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生活的思考,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雪裹梅花春信息:描绘梅花在雪中的景象,暗示春天的来临。
    • 池中月色夜精神:借助月色的描绘,表现内心的清静与思索。
    • 年来可是无佳趣: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失落与无奈。
    • 莫把家风举似人:表达了对家乡风气的警惕与反思,强调个体的独立性。
  • 修辞手法

    • 比喻:梅花与春天的关系,象征着希望与生机。
    • 对仗:如“雪裹梅花”和“池中月色”,形式上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淡的忧伤,以及对家乡风气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 梅花:象征着坚韧与希望,是冬季的代表,传递着春天的气息。
  • :代表着寒冷、纯洁,也有压抑的意味,映衬出梅花的顽强。
  • 月色:象征着宁静与思索,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
  • 池塘:水体的映射,象征着内心的平静和思考的空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雪裹梅花春信息”中的“梅花”象征着什么? A. 冬天
    B. 春天
    C. 秋天

  2. “年来可是无佳趣”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失落
    C. 兴奋

  3. 诗中提到的“家风”是指什么? A. 家乡的气候
    B. 家乡的风俗
    C. 家庭的财富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 by 王安石
  • 《夜泊牛头》 by 李贺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的《梅花》同样通过梅花传递出坚韧的精神,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而释道枢的《偈二首》则融入了对生活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更沉静的哲理。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梅花的象征与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