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溪西寺》

时间: 2025-01-27 03:22:31

寺觉重游好,僧期后会赊。

青虫雕病叶,白鸟篆平沙。

水瘦石生齿,山寒梅未花。

功名今有待,且谒惠公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游溪西寺
华岳 〔宋代〕

寺觉重游好,僧期后会赊。
青虫雕病叶,白鸟篆平沙。
水瘦石生齿,山寒梅未花。
功名今有待,且谒惠公茶。

白话文翻译:

这座寺庙让我觉得重游是多么美好,僧人约定的会面却已推迟。
青虫在病叶上雕刻,白鸟在平沙上留下印记。
水流得瘦弱,石头上生出了牙齿,山中寒冷,梅花尚未开放。
功名现在还有待实现,不如先去拜访惠公,喝杯茶叙旧。

注释:

字词注释:

  • :感觉,意识到。
  • 重游:再次游览。
  • :推迟,延后。
  • 青虫:指青色的虫子,通常是指毛虫。
  • :指用笔画的方式,形如篆书。
  • 平沙:指平坦的沙滩。
  • 水瘦石生齿:比喻水流细小,石头上有着生长的痕迹。
  • 功名:指名声和地位。
  • 惠公:指某位德高望重的人,具体指代可依上下文而定。

典故解析:

  • 惠公:历史上有多位被称为“惠公”的人物,通常指贤良淑德之人。此处可能暗指某位德高望重的长者,象征着对高尚品德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华岳,宋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和文化繁荣的时代,他的作品常反映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人世变迁的感慨。他的诗风多以清新自然著称,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

创作背景: 《游溪西寺》创作于诗人重游寺庙之际,表达了对宁静寺庙的喜爱以及与僧人交往的期待。诗中流露出对功名的淡泊和对品德高尚的人的向往。

诗歌鉴赏:

《游溪西寺》以清新自然的意象和淡泊宁静的情怀描绘了诗人重游寺庙的经历。诗的开头,诗人表达了对再次游览的愉悦感,仿佛在这片净土中可以抛开尘世的烦恼。接着,通过“青虫雕病叶”和“白鸟篆平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界的细微之处,展现出对生命之脆弱的感慨。水流的瘦弱与石头的坚硬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自然界中生命的脆弱与顽强。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提到“功名今有待”,显示出对世俗名利的淡薄态度,表达了对内心宁静的向往。在与惠公的茶叙中,诗人寻求的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而非物质上的追求。这种追寻与当时社会动荡的背景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作者内心的超脱与平和。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致观察,折射出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具有深刻的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寺觉重游好:表达了诗人对寺庙的喜爱和重游后的美好感受。
  • 僧期后会赊:提到与僧人的约定被推迟,增添了些许失落感。
  • 青虫雕病叶:描绘了自然界的微妙,表现出生命的脆弱。
  • 白鸟篆平沙:通过鸟类的形象,展现出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 水瘦石生齿:水流的细小与石头的坚硬形成对比,映射出生命的脆弱与坚韧。
  • 山寒梅未花:冬寒之际,梅花尚未开放,象征着希望尚未实现。
  • 功名今有待:表达了对功名的淡泊心态。
  • 且谒惠公茶:寻求精神上的寄托,体现出对高尚品德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水瘦石生齿”以水流的瘦弱比喻生命的脆弱。
  • 拟人:青虫在病叶上雕刻,赋予虫子以生命。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名利的淡泊,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高尚品德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宁静与内心的平和。
  • 青虫:代表脆弱、生命的无常。
  • 白鸟:象征着自由与和谐。
  • :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变化。
  • 梅花:象征着希望与坚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功名今有待”表达了诗人对什么态度? A. 渴望功名
    B. 对功名的淡泊
    C. 无所谓
    D. 追求权力

  2. 诗中“青虫雕病叶”体现了自然界中的什么特征? A. 鲜活
    B. 脆弱
    C. 繁茂
    D. 寂静

  3. 诗人最后提到的“惠公”主要代表什么? A. 朋友
    B. 高尚品德的人
    C. 功名
    D. 自然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 《春望》- 杜甫

诗词对比:

  • 华岳的《游溪西寺》和李白的《庐山谣》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华岳更侧重于内心的宁静和淡泊,而李白则更注重豪放与激情。两者的风格各有千秋,反映出不同的时代背景与个人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