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酬子玉同年》

时间: 2025-04-28 04:06:32

盛德无心漠北窥,蕃胡亦恐势方羸。

塞垣高垒深沟地,幕府轻裘缓带时。

赵将时皆思李牧,楚音身自感锺仪。

惭君许我论边锁,俎豆平生却少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盛德无心漠北窥,
蕃胡亦恐势方羸。
塞垣高垒深沟地,
幕府轻裘缓带时。
赵将时皆思李牧,
楚音身自感锺仪。
惭君许我论边锁,
俎豆平生却少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边疆防务的忧虑和对历史英雄的敬仰。盛德之人无心于北方的窥探,连胡人也因势力减弱而感到恐惧。边塞的高墙深沟,防备十分严密,而幕府中人却穿着轻便的衣裳,悠然自得。每当想到赵将军李牧,楚国的音乐也让我感受到他那种英俊的气质。惭愧的是,您让我谈论边防的事情,但我对俎豆之间的谋略却知之甚少。

注释

  • 盛德:指德行高尚的人。
  • 无心:无意、没有心思。
  • 漠北:指北方的广袤地区,通常指边疆。
  • 蕃胡:指边境的少数民族,常用于指代北方的游牧民族。
  • 势方羸:势力正在衰弱。
  • 塞垣高垒:指边防的高墙和防御工事。
  • 幕府:指朝廷或政府机构。
  • 轻裘缓带:指穿着轻便的衣服,暗示对边防重视不足。
  • 赵将:指历史上的赵云(李牧)。
  • 李牧:战国时期著名的将领,以善于守边闻名。
  • 楚音:指楚国的音乐,象征文化和风雅。
  • 俎豆:指祭祀用的器具,象征权谋之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和改革家。他在政治上推行新法,致力于国家富强和社会变法,同时他在诗词、散文等文学领域也有着深厚的造诣。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王安石的中年时期,正值北宋与西夏、辽等边境民族关系紧张之际。王安石身为宰相,时常关注国家的防务和边境安全,因此对历史名将的怀念和对当下局势的忧虑,成为了他创作的主要动机。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边防现状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怀。首联中,作者以“盛德无心”开篇,意在指出高尚的德行在国家防务上的冷漠态度,暗含对当权者的批评。接着,诗人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边塞高垒的严密与幕府中人的轻松,展现出一种对国家安全的无奈与忧虑。

在诗的后半部分,王安石借用历史人物李牧与赵将的典故,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怀念与敬仰,体现了他对于国家安危的深思,以及对自己在军事谋略上的自我谦逊。整首诗情感真挚,表现出一种忧国忧民的深厚情怀,同时又蕴含着对历史文化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盛德无心漠北窥:高尚的人无意去窥探北方的形势,暗含对当权者的批评。
  2. 蕃胡亦恐势方羸:边境的少数民族也因为力量的减弱而感到恐惧。
  3. 塞垣高垒深沟地:边防的高墙和深沟显示出防备的严密。
  4. 幕府轻裘缓带时:朝廷中人却穿着轻便的衣服,时间悠闲,显得不够重视。
  5. 赵将时皆思李牧:提到历史上杰出的将领李牧,表明对历史英雄的怀念。
  6. 楚音身自感锺仪:楚国的音乐让我自然而然地感受到李牧的风采。
  7. 惭君许我论边锁:对方让我谈论边防,自己却感到羞愧。
  8. 俎豆平生却少知:自己在谋略方面的知识很少,感到无奈。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高垒深沟”与“轻裘缓带”的对比,突显出对边防的轻视。
  • 典故:引用历史人物李牧,增强诗的文化厚度和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题围绕对国家边防的忧虑展开,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怀念、对当权者的批评,以及对自身知识匮乏的自省,展现了王安石的忧国情怀和对历史文化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盛德:象征品德高尚的人物,传达了对理想领袖的渴望。
  • 蕃胡:象征边境民族,暗示国家安全的威胁。
  • 高垒深沟:象征军事防御的严密,体现了国家的安全防范意识。
  • 李牧: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将领,象征忠诚与英勇。
  • 楚音:象征文化的传承与历史的深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盛德”指的是: A. 品德高尚的人
    B. 军事将领
    C. 边疆民族

  2. “轻裘缓带”用来描述什么? A. 边防的严密
    B. 幕府的轻松态度
    C. 历史的英雄

  3. 李牧在诗中象征的是: A. 忠诚与英勇
    B. 文化的传承
    C. 国家安危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 陶渊明《归园田居》

诗词对比

  • 王安石与杜甫:两人皆为忧国忧民之士,但王安石更关注于边防与历史人物的联系,而杜甫更侧重于对民生的关注与描写。
  • 王安石与李白:王安石注重现实与历史的结合,李白则更倾向于抒发个人情感与豪情壮志,两者在风格上有明显差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王安石诗文选》
  • 《宋代诗词大观》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