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郡三思》

时间: 2025-01-27 04:19:50

我思渤海龚,一语锄犷俗。

竟令陇亩间,刀剑化牛犊。

樵民亦人耳,乃不受约束。

时时弄梃刃,谁肯继往躅。

归来乎山中,无靦尔面目。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去郡三思
作者: 方岳 〔宋代〕

我思渤海龚,一语锄犷俗。
竟令陇亩间,刀剑化牛犊。
樵民亦人耳,乃不受约束。
时时弄梃刃,谁肯继往躅。
归来乎山中,无靦尔面目。

白话文翻译

我思念渤海的龚(可能指某位贤士),他一句话就能铲除世俗的陋习。
竟然让田野间,刀剑都变成了牛犊。
樵夫也是人,但他们却不受约束。
他们时常玩弄刀剑,谁愿意追随前人的足迹?
我归来山中,脸上无光,真是羞愧。

注释

  • 渤海龚:可能指的是某位名士,代表了一种理想的生活。
  • 锄犷俗:铲除粗俗的风俗。
  • 陇亩:指田地、农田。
  • 刀剑化牛犊:比喻武器的泛滥,反映社会动荡。
  • 樵民:砍柴的人,象征普通百姓。
  • 无靦尔面目:无脸面见人,表示羞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岳(生卒年不详),字仲德,号云溪,宋代诗人,曾任官员。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为题材,表达对社会现象的关注与思考。

创作背景

《去郡三思》写于方岳对社会现象的反思之际,可能是在经历了官场的纷扰后,感受到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现实的失落。

诗歌鉴赏

《去郡三思》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批判,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陋习的不满。诗中提到的“渤海龚”象征着一种理想的道德楷模,而“刀剑化牛犊”则揭示了社会动乱和不安的现象。方岳通过对樵夫的描写,反映了普通百姓在动荡中的无奈与挣扎,表现出一种无力感。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洁而有力,情感真挚,既有对现实的深刻剖析,也有对理想的向往。诗人最后归山中,显示出他内心的挣扎与无奈,反映了他对政治与社会的失望。这首诗不仅是对当时社会的控诉,也是对自身理想的追求,具有深刻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我思渤海龚:表达对贤士的思念,象征理想。
  2. 一语锄犷俗:讽刺世俗风气,强调理想的重要性。
  3. 竟令陇亩间,刀剑化牛犊:描绘社会的混乱,反映生活的动荡。
  4. 樵民亦人耳,乃不受约束:强调普通百姓在动乱中失去约束,表现无奈。
  5. 时时弄梃刃,谁肯继往躅:表现对传统的反叛,体现人们对未来的不确定。
  6. 归来乎山中,无靦尔面目:表达诗人的羞愧与无奈,归隐的倾向。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刀剑化牛犊”,生动形象,揭示社会动荡。
  • 对仗:整首诗节奏感强,增强了表达的力度。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世俗陋习的批判,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变革的渴望与个人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渤海:象征理想与远方。
  • 刀剑:象征战争与混乱。
  • 牛犊:象征无辜与纯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渤海龚”象征什么?

    • A. 理想的贤士
    • B. 战争的象征
    • C. 普通百姓
  2. 填空题:诗中“无靦尔面目”表达了诗人的__

  3. 判断题:诗中描绘了一个安定的社会。(对/错)

答案

  1. A
  2. 羞愧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将进酒》:同样体现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但更加强调个人的豪情与对现实的不满。
  • 《春望》: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与个人的情感,反映了社会动荡带来的伤痛。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