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张舍人旧居(一题作河中经故翰林张舍人所居)》

时间: 2025-01-26 03:11:56

行尘不是昔时尘,谩向朱门忆侍臣。

一榻已无开眼处,

九泉应有爱才人。

文馀吐凤他年诏,树想栖鸾旧日春。

从此恩深转难报,夕阳衰草泪沾巾。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行尘不是昔时尘,谩向朱门忆侍臣。
一榻已无开眼处,九泉应有爱才人。
文馀吐凤他年诏,树想栖鸾旧日春。
从此恩深转难报,夕阳衰草泪沾巾。

白话文翻译

行走的尘土已不再是从前的尘土,白白地在朱红的门前忆起那些侍从。
一张床上已无开眼的地方,九泉之下应该有爱才之人。
文采如凤的他年诏令,树上想必栖息着鸾鸟的旧时春光。
从此恩情深厚却难以回报,夕阳西下,衰草如泪沾湿了手巾。

注释

  1. 行尘:行走中产生的尘土,指时光的流逝。
  2. 朱门:指富贵人家的门,象征权势与地位。
  3. 侍臣:指曾经的侍从或官员,反映出对过去的怀念。
  4. 九泉:阴间,指去世的人。
  5. 文馀:指有文采的人,或指优秀的文人。
  6. 吐凤:指文采出众,像凤凰一样美好。
  7. 栖鸾:形容美好的春光,鸾鸟栖息的树上。
  8. 恩深转难报:表达感情深厚却难以回报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罗隐,唐代诗人,字季长,号孤雁。生于晚唐时期,身处动荡的时代,诗风清新、自然,常以个人情感抒发对社会的感悟。因其作品常表现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美的向往,受到了后世的广泛关注。

创作背景

《经张舍人旧居》写于作者游历张舍人(张氏家族)故居时,诗中充满对往事的回忆与感慨,反映了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感慨与对个人遭遇的深思。

诗歌鉴赏

整首诗以对过去的追忆为主线,表达了人生的无常与对故人的深切怀念。开头两句“行尘不是昔时尘,谩向朱门忆侍臣”,通过对比,唤起对昔日辉煌的追忆,揭示出时光的流逝和身份的变化,暗含对功名利禄的无奈感。接下来“一榻已无开眼处”,不仅是对自己处境的反思,也暗示了已逝去的人和事物的空洞感。

“九泉应有爱才人”一句,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与追忆,寄托了对已故朋友的怀念。文中提到的“文馀吐凤他年诏”,展现了诗人对文才的渴望与向往,结合“树想栖鸾旧日春”,则描绘出了一幅春天美好景象,象征着诗人内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的“从此恩深转难报,夕阳衰草泪沾巾”,则将情感推向高潮,深刻表达了对恩情的感慨与无奈,结尾的意象更是将孤独和衰老感展现得淋漓尽致,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行尘不是昔时尘:时光流逝,曾经的美好已不复存在。
  2. 谩向朱门忆侍臣:在富贵之家,白白地想起曾经的侍从。
  3. 一榻已无开眼处:床上空无一人,象征孤独。
  4. 九泉应有爱才人:在阴间应该有爱才之人,感叹逝者。
  5. 文馀吐凤他年诏:文采如凤的曾经的诏令,表达对文人的向往。
  6. 树想栖鸾旧日春:树上想必栖息着鸾鸟的旧日美好春光。
  7. 从此恩深转难报:深厚的恩情却难以回报。
  8. 夕阳衰草泪沾巾:夕阳西下,衰草如泪,表达伤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文馀吐凤”,将文采形容为凤,展现出高雅和美好。
  • 对仗:诗中存在一定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如“夕阳”、“衰草”等,表达了悲凉和无奈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以及对美好回忆的珍视。在追忆中,流露出对曾经友情的珍重与对现实孤独的无奈,展现出一种深刻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行尘: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变迁。
  • 朱门:代表权势与地位,反映出对昔日辉煌的怀念。
  • 九泉:象征逝去的生命与对已故友人的怀念。
  • 夕阳:象征生命的衰老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行尘不是昔时尘”表达了什么? a) 对昔日的向往
    b) 对现实的无奈
    c) 对时间的感慨

  2. “九泉应有爱才人”指的是什么? a) 生活中的朋友
    b) 逝去的友人
    c) 对未来的期待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功名的追求
    b) 对友情的怀念与时光的感慨
    c)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1. c) 对时间的感慨
  2. b) 逝去的友人
  3. b) 对友情的怀念与时光的感慨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琵琶行》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现了对亲人的思念,使用了夜色的意象,情感基调略显沉重。
  • 白居易的《琵琶行》:通过音乐传达情感,描绘了与张舍人相似的怀旧情怀,但更侧重于音乐与情感的交融。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