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 车行见残荷被岸,秋雨方淹,凄然有作》
时间: 2025-01-27 04:08:3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高阳台 车行见残荷被岸,秋雨方淹,凄然有作
作者:谢觐虞 〔近代〕
枯翠淹云,零珠骤雨,田田都付荒湾。
重见凌波,垂虹照影先寒。
不成秋怨羞言语,绕车雷岸柳髡残。
看夜深铅泪凄迷,还泻金盘。
朅来湖海怜孤燕,自万妆镜妒,一梦天悭。
罗袜全家,月明何处人间。
遥岑未改浮眉浅,祗凄香难返屏山。
更休提钿合兰桡,被掩文鸳。
白话文翻译
车行经过岸边,看到残荷被秋雨淹没,心中感到凄凉。
朦胧的云层中,细雨如珠,稻田都变成荒凉的海湾。
再一次见到波光粼粼的水面,彩虹映照着影子,寒意先行。
无奈的秋天,愁苦的情感不愿言说,路边的柳树因风而残。
夜深时只见铅色的泪水模糊了视线,仿佛金盘中的月光也泻了出来。
可怜的孤燕在湖海间徘徊,从万妆镜中妒忌而来,一梦中只感到命运的无常。
罗袜轻盈的全家人,月亮照亮了何处的人世间。
遥远的山岑依旧未改,眉目却显得轻浅,唯有那淡淡的香气难以再现屏山。
更无需提及那装饰精美的船桨,恐怕会被掩盖了文鸳的身影。
注释
- 枯翠:干枯的绿色,指残存的荷叶。
- 零珠骤雨:雨水如同散落的珍珠,形容雨势急促。
- 田田:形容水面平静,如同稻田一般。
- 凌波:指水面波动的样子。
- 铅泪:形容夜深时的忧伤情感,泪水如铅般沉重。
- 文鸳:指文雅的鸳鸯,用以象征美好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谢觐虞,近代诗人,因其在诗词创作上深受传统影响,常以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思考,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秋季,时值经历了一场秋雨,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哀伤,反映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高阳台》是一首充满秋意的诗作,诗人在车行途中目睹了残荷的凄凉景象,不禁引发了他对自然与人情的思考。诗的开头以“枯翠淹云,零珠骤雨”描绘了秋雨中的残荷,透出一种凄凉的意境。接着,诗人通过“重见凌波,垂虹照影先寒”的描写,表现了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的交融,暗示着即将到来的寒意。
诗中不乏对人情的感慨,特别是在“无成秋怨羞言语”一句中,表达了对秋日愁苦的无奈与压抑。夜深时的“铅泪凄迷”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象征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怀念。
整首诗构思精巧,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细腻描绘,也有对人事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慨与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枯翠淹云:描绘秋雨中残荷的景象,传达出凄凉感。
- 零珠骤雨:形象地表现了雨的急促,增加了诗的动感。
- 田田都付荒湾:水面如平静的稻田,却因秋雨而变得荒凉。
- 重见凌波:再次见到水波,象征着一种新生与希望。
- 不成秋怨羞言语:内心的愁苦无法用言语表达,反映了深沉的情感。
- 绕车雷岸柳髡残:柳树因风而残,象征着失去与凋零。
- 看夜深铅泪凄迷:夜深时的情感更加沉重,泪水模糊了视线。
- 朅来湖海怜孤燕:孤独的燕子在湖海间徘徊,暗喻孤独与失落。
- 罗袜全家:描绘了美好的人间,然而又显得遥不可及。
- 遥岑未改浮眉浅:山岑依旧,唯有眉目显得轻浅,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无情。
- 更休提钿合兰桡:不再提及美好的过去,暗示着对现实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铅泪”比喻沉重的悲伤情感。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使之更具生命力。
- 对仗:整首诗在意象与情感上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雨中的残荷与夜深的铅泪,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展现了深沉的孤独感与人生的无常。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残荷:象征着凋零与失去的美好。
- 秋雨:代表着孤独与凄凉的情感。
- 孤燕:象征着孤独与对归属的渴望。
- 夜深:暗示着内心的沉重与思考的深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零珠骤雨”比喻什么? A. 秋风
B. 秋雨
C. 秋阳
D. 秋霜 -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达了孤独感? A. 残荷
B. 孤燕
C. 夜深
D. 以上皆是 -
“铅泪”用来形容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愤怒
C. 悲伤
D. 宽慰
答案
- B
- D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津》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将谢觐虞的《高阳台》与李白的《夜泊牛津》进行对比,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交融,但谢觐虞的诗更侧重于对秋天愁苦情感的表达,而李白则更多地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对故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各类诗词评论与分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