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菩萨蛮
红楼斜倚连溪曲。
楼前溪水凝寒玉。
荡漾木兰船。
船中人少年。
荷花娇欲语。
笑入鸳鸯浦。
波上暝烟低。
菱歌月下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场景:红楼斜倚在溪水旁,楼前的溪水像寒玉一样清澈。木兰船在水面轻轻荡漾,船中的年轻人显得格外迷人。荷花娇嫩得似乎要开口说话,笑声传入鸳鸯浦。波光粼粼之中,夜幕低垂,水面上笼罩着薄雾,菱歌的声音在月下缓缓回归。
注释:
- 红楼:指红色的楼阁,象征着富丽和美丽的环境。
- 溪曲:溪水的弯曲,描绘出柔美的自然景观。
- 寒玉:形容溪水的清澈、冷冽,给人以清新之感。
- 荡漾:水波轻轻起伏,展现了水面柔和的动感。
- 荷花:象征着纯洁和美丽,常与爱情联系在一起。
- 鸳鸯浦:鸳鸯象征着美好的爱情,浦是水边的陆地,意指浪漫的情景。
- 暝烟:指夜晚的薄雾,营造出朦胧的氛围。
- 菱歌:菱角的歌声,常与水乡生活相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魏夫人,宋代女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以婉约细腻著称,常表现出女性的感性与细腻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宋代,中期社会文化繁荣,诗人灵感来源于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以及对青春与爱情的向往。
诗歌鉴赏:
《菩萨蛮》是一首描绘江南水乡美丽景色的词作,整首词情景交融,既有自然风光的描绘,又渗透着诗人对青春与爱情的感慨。开篇的“红楼斜倚连溪曲”,让人一瞬间置身于美丽的水乡,红色的楼阁与蜿蜒的溪流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温馨的画面。接着,诗人以“寒玉”形容溪水,进一步强化了水的清澈与幽静。
词中“荡漾木兰船”,通过船的轻盈描写,引出了“船中人少年”,展现了青春的蓬勃与活力。荷花“娇欲语”的描写,细腻而传神,仿佛在诉说着某种情感,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而“笑入鸳鸯浦”则是对爱情的美好期许,鸳鸯一词本身就带有浓厚的浪漫色彩。
最后的“波上暝烟低,菱歌月下归”则带来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诗人在美丽的景色中隐约感受到了一种孤独与思念。整首词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更是对青春、爱情以及人生短暂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红楼斜倚连溪曲:描绘了红色楼阁的倾斜与溪流的曲折,展现出一种优美的自然景观。
- 楼前溪水凝寒玉:形容溪水清澈透明,像寒玉一样,强调了水的冰冷与清澈。
- 荡漾木兰船:船在水面轻轻摇晃,生动地展示了水面动感。
- 船中人少年:突出了船上的年轻人,象征着青春与活力。
- 荷花娇欲语:拟人化,形容荷花娇嫩,仿佛在诉说着心事。
- 笑入鸳鸯浦:描绘了一种欢快的场景,鸳鸯象征着美好的爱情。
- 波上暝烟低:夜幕降临,水面笼罩着薄雾,增添了神秘感。
- 菱歌月下归:描绘夜晚的菱歌,表达了归家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溪水凝寒玉”,形象地描绘了水的清澈。
- 拟人:如“荷花娇欲语”,使自然景物具有了情感。
- 对仗:词句结构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自然美景和青春爱情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同时也流露出对短暂青春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红楼:象征富丽与美丽的环境。
- 溪水:象征生命的流动与清澈。
- 木兰船:象征青春与活力。
- 荷花:象征美好与纯洁的爱情。
- 鸳鸯浦:象征浪漫爱情的归属。
- 菱歌:水乡生活的悠闲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红楼”象征什么?
- A. 富丽的环境
- B. 贫穷的生活
- C. 荒凉的景象
- D. 战争的阴影
-
“荷花娇欲语”中的“娇”主要形容什么?
- A. 荷花的颜色
- B. 荷花的姿态与情感
- C. 荷花的香气
- D. 荷花的数量
-
“波上暝烟低”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 A. 白天的繁忙
- B. 夜晚的宁静
- C. 风雨交加
- D. 阳光明媚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如梦令》:同样描绘了江南的美丽景色,但更多侧重于内心情感的抒发。
- 《水调歌头》:则表现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虽同在水乡背景下,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魏夫人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