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杂咏 天池(在华山)》

时间: 2025-01-22 17:03:40

灵峰可度难,昔闻枕中书。

天池在其巅,每出青芙蕖。

湛如玉女盆,云影含夕虚。

人静时饮鹿,水寒不生鱼。

我来属始春,石壁烟霞舒。

滟滟月出后,泠泠雪销余。

再泛知神清,一酌欣虑除。

何当逐流花,遂造仙人居。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灵峰可度难,昔闻枕中书。
天池在其巅,每出青芙蕖。
湛如玉女盆,云影含夕虚。
人静时饮鹿,水寒不生鱼。
我来属始春,石壁烟霞舒。
滟滟月出后,泠泠雪销余。
再泛知神清,一酌欣虑除。
何当逐流花,遂造仙人居。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前往华山天池的感受。首先,灵峰难以攀登,曾在书中听闻其美。天池位于山顶,每次探访都有青色的芙蕖盛开。水面如同玉女的盆,云影映照着傍晚的空虚。人静时可见鹿饮水,池水寒冷,鱼类不生。我在初春时来,石壁上烟霞缭绕。月亮升起后,水面波光粼粼,雪融化后的水声清澈。我再次泛舟,心灵清晰,烦恼一扫而空。何时能随花流转,前往那仙人居所呢?

注释

  • 灵峰:指华山的高峰,登山困难。
  • 昔闻:以前听说,指诗人对天池的向往。
  • 青芙蕖:青色的荷花,象征美丽与清纯。
  • 湛如玉女盆:比喻水面清澈透明,如同玉女的洗脸盆。
  • 云影含夕虚:云影映照在水面上,给人一种空灵的感觉。
  • 人静时饮鹿:描绘了一个安静的环境,鹿在水边饮水的画面。
  • 泠泠:形容水声清脆悦耳。
  • 逐流花:追随流动的花瓣,象征着追求自由与美好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启(公元1487年-公元1530年),明代诗人,字太冲,号曙华,浙江人。他是“明初诗坛四大家”之一,与徐贲、冯梦龙、李贽并称。高启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姑苏杂咏 天池》写于高启游历华山时,表达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这首诗反映了当时文人对道教思想的追求,以及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清晰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华山天池的自然美丽和宁静氛围。首句“灵峰可度难”,就给人一种攀登的艰难感,暗示诗人对这片美景的渴望与追求。接着,通过对“天池”的描绘,诗人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相结合,表现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湛如玉女盆,云影含夕虚”中的比喻生动形象,展现了水面如玉的清澈与云影的飘渺,给读者一种梦幻般的感觉。后面的“人静时饮鹿,水寒不生鱼”则通过静谧的环境描绘,传达出一种孤独而清新的氛围,暗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考。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渴望,想要追随流动的花瓣,寻求一种超脱的生活方式,体现出对自由和理想生活的向往。整首诗在结构上层层递进,情感逐步升华,给人一种清新而又深邃的感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灵峰可度难:灵峰的攀登极为困难,暗示对自然的敬畏。
  2. 昔闻枕中书:曾在书中听闻天池的美丽,表现诗人对这片神秘之地的向往。
  3. 天池在其巅:天池位于山顶,展现出其高远和神秘。
  4. 每出青芙蕖:每次到此都能见到青色的荷花,突显自然的美好。
  5. 湛如玉女盆:水面清澈透明,形象生动,富有诗意。
  6. 云影含夕虚:云彩的影子映在水面上,给人一种飘渺的感觉。
  7. 人静时饮鹿:描绘了一个安静自然的场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8. 水寒不生鱼:水温寒冷,鱼类不生,突显此地的宁静。
  9. 我来属始春:诗人到达此地时正是初春,暗示新的开始。
  10. 石壁烟霞舒:石壁上的烟雾与霞光交织,展现了自然的美丽。
  11. 滟滟月出后:月亮升起后,水面波光粼粼。
  12. 泠泠雪销余:雪融化后,水声清脆悦耳,增添诗意。
  13. 再泛知神清:再一次泛舟,心灵变得清明。
  14. 一酌欣虑除:一杯水饮下,烦恼随之消散。
  15. 何当逐流花:何时可以随流而去,追寻自由。
  16. 遂造仙人居:希望能到达仙人居住的地方,表达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湛如玉女盆”,通过比喻增强了意象的生动性。
  • 拟人:如“云影含夕虚”,赋予自然景象以人性化的特征。
  • 对仗:整首诗在音韵和结构上都表现出对称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体现了对宁静、自在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灵峰:象征着高远与挑战。
  • 天池:象征着自然的纯净与美好。
  • 青芙蕖:象征着清新与生命力。
  • 云影:象征着空灵与梦想。
  • 鹿:象征着自然的生灵与和谐。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中自然和谐、宁静美好的画面,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理想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灵峰”指的是哪个山?

    • A. 泰山
    • B. 华山
    • C. 黄山
    • D. 嵩山
  2. 填空题:诗人描绘的“天池”位于_____的巅峰。

  3.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青芙蕖”象征着丑陋。(对/错)

答案

  1. B. 华山
  2. 华山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登高》(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渚怀古》:同样展现了对自然的感悟,但更关注历史与人生。
  • 《登高》:描绘了高处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与沉思。

通过对比,可以看到不同诗人对自然的不同理解和情感表达,体现出古诗词丰富的内涵。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高启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华山的文化与自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