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湖》

时间: 2025-02-04 15:25:49

凡是龙居处,皆难敌此泉。

下穷源至海,上有穴通天。

小派犹成瀑,低峰亦起烟。

莫疑乘鲤事,能住即能仙。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鲤湖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凡是龙居处,皆难敌此泉。
下穷源至海,上有穴通天。
小派犹成瀑,低峰亦起烟。
莫疑乘鲤事,能住即能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述了鲤湖的美丽与神奇,指出龙所居之地,都是难以与此泉相媲美的。泉水向下流入大海,向上则有通往天空的洞穴。细小的溪流依然能形成瀑布,低矮的山峰也能升起烟雾。不要怀疑乘鲤而去的传说,如果能在此地停留,就能够成仙。


注释

字词注释

  • :传说中的神兽,象征着威严与力量。
  • :指清泉,表示水源清澈。
  • 穷源:探寻水源的尽头。
  • :洞穴,这里指通往天空的入口。
  • 小派:细小的水流。
  • 莫疑:不要怀疑。
  • 乘鲤:借助鲤鱼而行,暗指成仙的传说。

典故解析
“乘鲤”是指古代传说中,鲤鱼能化为龙,代表着通过努力而获得成功的象征,常用于形容志向高远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士龙,号潇湘,南宋时期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以自然山水、抒情为主,风格清新洒脱。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观,寄托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与向往。


诗歌鉴赏

《鲤湖》以清泉和山水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氛围。诗中开篇便提到龙所居之地,暗示此地的非凡与独特,且此泉的清澈仿佛是自然的馈赠。接着,诗人描绘泉水从源头流向大海,并有着通天的洞穴,展现出自然的神秘与广阔,给人以无尽的遐想。

在后面的描写中,细小的溪流依然能形成瀑布,低矮的山峰也能升起烟雾,表现了自然的生机与灵动。诗的最后一句“莫疑乘鲤事,能住即能仙”直接引入了成仙的主题,鼓励人们相信,只要能驻足于此,便能获得超凡的境界。这种积极向上的意境鼓舞人心,令人向往。

整体而言,刘克庄通过这首诗展示了自然的美丽与神秘,同时传达出一种追求理想与超脱尘世的情感,让人感受到诗人深厚的情感与卓越的艺术才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凡是龙居处,皆难敌此泉:强调鲤湖的泉水清澈无比,超越龙的居所,象征着其非凡。
  2. 下穷源至海,上有穴通天:描写泉水的源头与去向,展现自然的奇妙与连通天地的力量。
  3. 小派犹成瀑,低峰亦起烟:细小的水流依然有力量形成瀑布,低矮的峰峦也能升起烟雾,表现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4. 莫疑乘鲤事,能住即能仙:鼓励人们相信在此处可以成仙,传达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以“龙”比喻高贵与尊荣,反衬出泉水的清澈。
  • 对仗:上下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夸张:通过“穴通天”展现自然的浩瀚与神秘。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鲤湖的美丽景象,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理想境界的向往,展现了对于人生理想的追求与超脱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权力与尊荣。
  • :象征着清澈与生命的源泉。
  • :象征着奔放与力量。
  • :象征着神秘与轻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龙”象征什么?
    A. 权力
    B. 财富
    C. 知识
    D. 美丽

  2. “小派犹成瀑”中的“小派”指的是什么?
    A. 小河流
    B. 小船
    C. 小动物
    D. 小山

  3. 诗中“能住即能仙”是鼓励人们相信什么?
    A. 生活的快乐
    B. 自然的美好
    C. 理想的追求
    D. 友情的珍贵

答案

  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李白在《庐山谣》中同样描绘了山水之美,但其风格更为豪放,情感更为奔放;而刘克庄则以清新宁静见长,展现出对超凡境界的追求。两者在意象与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值得对比研究。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刘克庄研究》

以上内容为《鲤湖》的详细解析与学习材料,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