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读几案间杂书得六言二十首 其十七》

时间: 2025-02-04 17:04:46

李妹玉曜肤色,梅娘淡妆素衣。

大主嗔老奴爱,三郎怕肥婢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李妹玉曜肤色,梅娘淡妆素衣。
大主嗔老奴爱,三郎怕肥婢知。

白话文翻译:

李妹的肤色如玉般光滑,梅娘的淡妆衬托着她的素衣。大主人对老奴的宠爱感到不满,三郎则担心肥婢的秘密被知晓。

注释:

  • 李妹:指一位名叫李的女子,可能是诗人的爱人或友人。
  • 玉曜:肤色如玉,形容白皙光滑。
  • 梅娘:另一位女子,可能是李妹的对立面或同伴。
  • 淡妆:轻微的妆容。
  • 素衣:素色衣服,代表简洁、朴素。
  • 大主:指地位高的人,可能是主人或重要人物。
  • 老奴:年长的仆人或奴婢。
  • 三郎:可能是诗中另一位青年男性,担心自己的秘密被揭露。
  • 肥婢:身材较胖的婢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1269),字子羽,号云溪,宋代著名的政治家、诗人和文学家,曾任职于朝廷,因才华横溢而受到重用。刘克庄的诗风多样,既有豪放,也有细腻,善于描写人情世故。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宋代,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重视及对人际关系的复杂感受。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对几位女性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女性美的欣赏与对人际关系微妙的观察。首句“李妹玉曜肤色”以“玉曜”二字形象地刻画了李妹的美丽,给人一种清新、优雅的感觉,而“梅娘淡妆素衣”则展现了另一种美,偏向于自然与朴素。两位女性的对比不仅突显了女性美的多样性,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选择。

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情感的复杂性,“大主嗔老奴爱”揭示了权力与情感之间的冲突,大主的愤怒可能源自于对老奴的宠爱,而老奴的爱则显得有些卑微和无奈。这种情感的纠葛,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人际关系的微妙与脆弱。

最后一句“三郎怕肥婢知”则揭示了另一层次的情感,三郎的忧虑似乎源自于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和对他人看法的在意。这种情感的复杂交织,使得整首诗不仅仅是对美的赞美,更是对人性、权力与情感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李妹玉曜肤色”:强调李妹的肤色如玉,象征美丽和高贵。
  • “梅娘淡妆素衣”:梅娘的淡妆与素衣代表着自然和朴素之美,形成与李妹的对比。
  • “大主嗔老奴爱”:表达了主人的愤怒与嫉妒,暗示权力与情感的矛盾。
  • “三郎怕肥婢知”:三郎对肥婢的秘密充满了恐惧,反映了他内心的挣扎。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李妹和梅娘的描写形成鲜明对比。
  • 象征:肤色与妆容象征着女性的不同美。
  • 暗喻:通过角色间的关系暗示社会的复杂性。

主题思想:诗中反映了对女性美的欣赏,同时揭示了人际关系中的权力斗争与情感纠葛,表现出诗人对社会人情冷暖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李妹:象征美丽、温柔。
  • 梅娘:代表朴素、自然之美。
  • 大主:象征权力与控制。
  • 三郎:象征年轻人的脆弱与不安。
  • 肥婢:暗示社会地位与人际关系的复杂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妹的肤色被比喻为哪种材料?

    • A) 铜
    • B) 玉
    • C) 石
    • D) 木
  2. “梅娘淡妆素衣”中“淡妆”指什么?

    • A) 浓妆
    • B) 轻微的妆容
    • C) 不化妆
    • D) 只画眼线
  3. 大主对老奴的态度是什么?

    • A) 喜爱
    • B) 不满
    • C) 忽视
    • D) 尊重

答案

  1. B) 玉
  2. B) 轻微的妆容
  3. B) 不满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反映了对女性的细腻描写与人际关系的复杂。
  • 李清照的词作,表现出对爱情与美的追求。

诗词对比

  • 比如与温庭筠《更漏子》中的女性美的描写进行对比,温庭筠侧重于情感的细腻,而刘克庄则更注重权力与情感的冲突。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刘克庄传》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