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 寒夜不寐》

时间: 2025-01-11 22:42:50

玉漏迢迢,听来却是三更绝。

枕儿难贴。

今夜何曾热。

乱打西窗,冷雨都成雪。

和谁说。

孤灯明灭。

暗把鸳衾齧。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点绛唇 寒夜不寐
作者: 沈谦 〔明代〕

玉漏迢迢,听来却是三更绝。
枕儿难贴。今夜何曾热。
乱打西窗,冷雨都成雪。
和谁说。孤灯明灭。
暗把鸳衾齧。


白话文翻译:

在漫长的夜里,听到滴水声,才意识到已经是三更时分。
枕头难以贴合,今夜怎能觉得温暖。
西窗外的冷雨拍打,竟然化作了雪。
我和谁倾诉呢?孤灯的光亮忽明忽灭,
心中暗自啃噬着鸳鸯被。


注释:

  • 玉漏:指漏水的声音,古代用来计时的水钟,象征时间的流逝。
  • 三更:夜晚的时段,指的是深夜。
  • 枕儿:指枕头,这里用来表达难以入眠的状态。
  • 西窗:窗户的方位,暗示外面的天气。
  • 鸳衾:指鸳鸯被,象征情侣共用的被子,表达思念之情。

典故解析:

“玉漏”与“鸳衾”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描绘寂寞和思念。古人常用“灯明灭”来表现孤独的心情,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夜。此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其意象和情感与传统文学中孤独、思念的主题相呼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沈谦,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诗作多以婉约、细腻著称,常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的结合。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寒冷的冬夜,作者因思念而辗转难眠,诗中流露出深深的孤独与对温暖的渴望,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爱与情感的关注。


诗歌鉴赏:

这首《点绛唇 寒夜不寐》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孤独的夜景,诗人通过“玉漏迢迢”的意象,传达出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焦虑。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那句“枕儿难贴”,仿佛瞬间将读者带入了夜深人静、孤独寂寞的状态。冷雨拍窗,化作雪,更是将寒冷的氛围渲染得淋漓尽致,外界的冷与内心的热形成鲜明对比。

诗中“和谁说”一语,流露出对倾诉对象的渴望与无奈,让人感受到一种难以诉说的孤独。孤灯的明灭,既是环境的描写,也暗示了内心情感的波动,仿佛在诉说着思念的心情。最后“暗把鸳衾齧”一句,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鸳鸯被象征着温暖的情感,却因孤独而显得无比寒冷。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营造出一种深沉的思念与孤独的氛围,令人感同身受,是对寒夜中孤独心境的真实写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玉漏迢迢,听来却是三更绝:通过滴水声来感知时间的流逝,表明夜深人静,心境的孤独。
  • 枕儿难贴:难以入眠,传达出对温暖的渴望。
  • 乱打西窗,冷雨都成雪:外界的冷雨与内心的寒冷相互映衬,表现出一种压抑的情绪。
  • 和谁说:无处倾诉,展现了孤独的心情。
  • 孤灯明灭:孤独的环境,心情的波动。
  • 暗把鸳衾齧:渴望爱情,却因孤独而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玉漏”比喻时间的流逝,体现出诗人对时间的感慨。
  • 拟人:将冷雨与雪的变化赋予情感,使其更具生动性。
  • 对仗:诗中使用对仗的手法,如“孤灯明灭”,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夜深人静时的孤独与对温暖爱情的渴望,反映出人们在寒冷环境中内心的孤寂与思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漏:象征时间的流逝。
  • 冷雨:象征外界的冷漠与内心的孤独。
  • 孤灯:象征孤独与思考。
  • 鸳衾:象征爱情与温暖。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一个孤独而又渴望的情感空间,映射出人们在寒冷夜晚对亲情与爱情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玉漏迢迢”中“玉漏”指的是什么? A. 时光的流逝
    B. 美玉的滴水
    C. 夜色的宁静
    D. 诗人的思念

  2. “枕儿难贴”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温暖的渴望
    B. 对生活的满足
    C. 对未来的期待
    D. 对旅行的向往

  3. 诗中“和谁说”反映了诗人的什么心情? A. 开心
    B. 孤独
    C. 愤怒
    D. 平静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
  •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相比,沈谦的这首词更侧重于夜晚的孤独感,而李清照的词则更强调对失去的追忆与情感的深邃。两者都展现了情感的细腻,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词研究》
  • 《古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诗词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