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空》

时间: 2025-01-25 23:21:34

山空收夜气,墟上露千星。

岭月流尘几,窗风乱道经。

鹤随云到户,虫与叶栖亭。

是夕怀萧史,幽行遍绿汀。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山空收夜气,墟上露千星。
岭月流尘几,窗风乱道经。
鹤随云到户,虫与叶栖亭。
是夕怀萧史,幽行遍绿汀。

白话文翻译:

山空中聚集了夜晚的气息,乡村上洒满了千颗星星。
山岭上的月光流过尘埃,窗外的风把经文吹得纷乱。
白鹤随着云彩来到窗前,虫子和叶子在亭子里栖息。
今晚怀念萧史,我在幽静的小路上漫步,遍游绿意盎然的湿地。

注释:

  • 山空:指山中空旷宁静,表示夜晚的宁静。
  • 墟上:墟,指乡村或集市,此处指乡村。
  • 露千星:露水覆盖,星星在夜空中闪烁。
  • 岭月:山岭上的月亮,象征明亮与宁静。
  • 流尘:尘土随月光流动,象征时间的流逝。
  • 窗风:从窗外吹来的风,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 道经:佛教或道教的经文,此处用以描绘风吹动经文的情景。
  • 鹤随云到户:白鹤跟随着云彩飞到家门口,象征高雅与自然的和谐。
  • 虫与叶栖亭:虫子与树叶共同栖息在亭子上,描绘了自然的和谐美。
  • 萧史:萧史是古代的一个著名的历史人物,诗中怀念其情感。
  • 幽行遍绿汀:在幽静的环境中漫步,四周绿意盎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采薇,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其作品多描绘山水自然,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夜晚,诗人借助自然景色抒发内心的情感,反映了对自然的向往和对历史人物的怀念。

诗歌鉴赏:

《山空》是一首描绘夜晚自然景色的古诗,诗中展现了宁静的山空、璀璨的星空、流动的月光以及轻柔的夜风,营造出一种和谐美丽的意境。诗人在此背景下,表达了自己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和对自然的深切感受。诗的开头“山空收夜气”便为整首诗设定了宁静的基调,随后以“墟上露千星”将乡村的夜景描绘得栩栩如生,仿佛能让人感受到那份清新与宁静。

“岭月流尘几,窗风乱道经”则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时间流逝的无奈与自然的变迁,风吹动经文,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接下来的“鹤随云到户,虫与叶栖亭”则是对自然的描绘,白鹤的高洁与虫子的平凡相映成趣,表现出自然界的和谐。

最后一句“是夕怀萧史,幽行遍绿汀”将个人情感引入,诗人通过幽静的行走,深入思考历史与人生,表达了对古人萧史的怀念。整首诗在宁静的自然环境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索,既有自然的美,又有对往事的感慨,形成了诗人内心的独特情感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山空收夜气:描绘了夜晚山间的宁静,空气中弥漫着夜的气息。
  2. 墟上露千星:乡村上露水闪烁着星光,展现乡村夜景的美丽。
  3. 岭月流尘几:山岭的月光照耀着尘土,暗示时间的流逝。
  4. 窗风乱道经:窗外的风吹动经文,表明外界的变化对内心的影响。
  5. 鹤随云到户:高洁的鹤跟随云彩来到窗前,象征着自然的优雅。
  6. 虫与叶栖亭:虫子与树叶在亭子里栖息,展现自然的和谐。
  7. 是夕怀萧史:诗人怀念古人萧史,表达对历史的思考。
  8. 幽行遍绿汀:在幽静的环境中漫步,感受自然的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情感结合,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拟人:风、虫等被赋予了人性化的特征,使得诗意更加生动。
  • 对仗:如“鹤随云到户,虫与叶栖亭”,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历史的怀念,体现出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空:象征宁静、空灵的夜晚。
  • 千星:象征璀璨与希望。
  • 岭月:象征明亮与清晰的思维。
  • 窗风:象征外界的变化与内心的感受。
  • 白鹤:象征高洁与自然的和谐美。
  • 虫与叶:象征生命的平凡与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山空收夜气”意指什么?
    A. 山间的夜晚宁静
    B. 山中有很多人
    C. 夜晚很热闹

  2. “鹤随云到户”中的鹤代表了什么?
    A. 纯洁高雅
    B. 平凡无奇
    C. 受尽折磨

  3.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
    A. 忧伤与怀念
    B. 欢快与喜悦
    C. 愤怒与不满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描绘夜晚的宁静与思乡的情感。
  • 王维的《山居秋暝》: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思考。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鹿柴》与王采薇的《山空》均描绘了自然景色,但王维的作品更注重静谧的氛围,而王采薇则通过怀古情感增添了内心的复杂感受。

参考资料:

  1. 《中国古代诗词精选》
  2. 《诗词鉴赏与解析》
  3. 《清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