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山行》

时间: 2025-02-04 15:32:16

深溪人不到,杖策独缘源。

花落寻无径,鸡鸣觉近村。

数翁皆藉草,对弈复倾尊。

看毕初为局,归逢几世孙。

云迷入洞处,水引出山门。

惆怅归城郭,樵柯迹尚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深溪人不到,杖策独缘源。
花落寻无径,鸡鸣觉近村。
数翁皆藉草,对弈复倾尊。
看毕初为局,归逢几世孙。
云迷入洞处,水引出山门。
惆怅归城郭,樵柯迹尚存。

白话文翻译:

在深溪中无人到达,我独自一人沿着溪水源头而行。
花瓣飘落却找不到小路,鸡鸣声中我意识到村庄近在咫尺。
几位老翁都坐在草地上,正对弈又饮酒。
看完这一局棋,回去时遇到几代孙子。
云雾缭绕,迷入洞穴,水流引我走出山门。
归心似箭,却又惆怅,回到城郭时,依稀可见樵夫的足迹仍在。

注释:

  • 杖策:手杖和策马,指代行走的工具。
  • 缘源:沿着水源行走。
  • 鸡鸣:早晨鸡叫,表示时间。
  • 数翁:几位老者。
  • 藉草:坐在草地上。
  • 倾尊:指饮酒,尊为酒器。
  • 初为局:棋局刚开始。
  • 几世孙:几代的后代。
  • 云迷入洞处:云雾缭绕,迷失在洞穴中。
  • 樵柯:樵夫的树枝,象征着人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耿湋是唐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生平不详,但其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创作背景:

《仙山行》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经济繁荣,文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追求达到了顶峰。诗人通过描写山水、人与自然的和谐,表达对世外桃源的向往,体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怀。

诗歌鉴赏:

《仙山行》以其清幽的意境和流畅的笔触描绘了一个隐逸的生活场景。诗人通过对深溪、花落、鸡鸣等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了一个与世无争、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在繁华的都市生活之外,诗人向往的是那种宁静和自然的生活。

整首诗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展开,诗人独自探寻溪水源头,体现了其对自然的向往与探索。接着,诗人描绘了几位老翁对弈的场景,显示出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同时也勾勒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在诗的结尾,诗人虽归城郭,却感到一丝惆怅,留下了对自然生活的无限怀念。

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人际关系的反应,诗人成功地传达出一种超然、宁静的生活理想,读来令人神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深溪人不到,杖策独缘源:描绘诗人孤独的行走,表示他与世隔绝,追求自然的源头。
  • 花落寻无径,鸡鸣觉近村:花瓣飘落,暗示时光流逝,鸡鸣声提醒他归家的时间临近。
  • 数翁皆藉草,对弈复倾尊:老者们聚在一起,显示出一种人际间的和谐与安逸。
  • 看毕初为局,归逢几世孙:从棋局中可以看出,时间的流逝与世代的交替。
  • 云迷入洞处,水引出山门:云雾和水流的描写传达出自然的神秘与美丽。
  • 惆怅归城郭,樵柯迹尚存:归入城市时,留下对自然的惆怅与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鸡鸣与归家联系,暗示时间的推移。
  • 对仗:如“数翁皆藉草,对弈复倾尊”,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花落与鸡鸣赋予自然以生命,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争的超脱,传达出一种宁静、和谐的生活理想。诗人通过对山水和人际关系的描绘,体现出一种理想的隐逸生活。

意象分析:

  • 深溪:象征着隐秘与宁静,代表诗人的内心追求。
  • 鸡鸣:象征着生活的规律,提醒人们时间的流逝。
  • 老翁:象征着智慧与闲适,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
  • 云水:象征着自然的神秘与变化,增强诗的意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深溪人不到”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孤独
    • B. 热闹
    • C. 寂静
    • D. 忧伤
  2. “数翁皆藉草”中的“翁”指的是谁?

    • A. 年轻人
    • B. 老者
    • C. 孩子
    • D. 女子
  3. 诗中提到的“鸡鸣”有什么象征意义?

    • A. 晚上的宁静
    • B. 白天的开始
    • C. 季节的变化
    • D. 时间的流逝

答案:

  1. A. 孤独
  2. B. 老者
  3. B. 白天的开始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耿湋的《仙山行》更加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而王维则侧重于山水的静谧与人心的宁静。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但在意境和情感的细腻程度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