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庆宝寺(一作司空曙诗)》

时间: 2025-02-04 15:34:22

黄叶前朝寺,无僧寒殿开。

池晴龟出暴,松暝鹤飞回。

古井碑横草,阴廊画杂苔。

禅宫亦销歇,尘世转堪哀。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废庆宝寺(一作司空曙诗)
作者: 耿湋 〔唐代〕
黄叶前朝寺,无僧寒殿开。
池晴龟出暴,松暝鹤飞回。
古井碑横草,阴廊画杂苔。
禅宫亦销歇,尘世转堪哀。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废弃的寺庙景象。寺前的黄叶在风中飘荡,殿内空无一人,显得冷清。阳光明媚的池塘边,乌龟懒洋洋地晒着太阳;松树下,黄昏时分,白鹤翩然飞翔。古井的碑文被杂草掩盖,阴暗的廊道上长满了青苔。禅宗的宫殿也显得寂静无声,世俗的纷扰让人倍感惆怅。

注释

  • 黄叶:秋天的树叶,象征着衰败和凋零。
  • 无僧:没有僧人,表现出寺庙的冷清。
  • 龟出暴:指乌龟在阳光下晒太阳。
  • 鹤飞回:鹤是一种吉祥的鸟,飞回暗示着归宁。
  • 古井:古老的水井,象征着历史的沉淀。
  • 阴廊:阴暗的走廊,给人一种幽静的感觉。
  • 禅宫:禅宗的殿堂,代表宁静的宗教氛围。
  • 尘世:世俗的生活,表现出对喧嚣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耿湋,字子昉,唐代诗人,生平不详,是晚唐时期的诗人之一,作品以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风格清新淡雅。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诗人在游览废弃寺庙时的感慨,结合自然景色与人事变迁,表现了对时光流逝及世事无常的思考。

诗歌鉴赏

《废庆宝寺》通过描绘一座废弃寺庙的景象,传达出一种萧瑟、凋零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对过往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感慨。诗中“黄叶前朝寺”的描写,寓意着历史的沉淀与岁月的流逝,给人一种怀旧的感觉;“无僧寒殿开”则展现了寺庙的冷清与孤寂,仿佛时间在这里停滞。接下来的“池晴龟出暴,松暝鹤飞回”,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传递出一种宁静的美感,然而这种美感又与寺庙的荒凉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人世间的无常。

整首诗通过静谧的自然景象与寺庙的静寂相结合,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尘世的思考。最后一句“尘世转堪哀”更是点明了主题,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无奈与叹息。整体上,这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富有意象,情感深沉,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黄叶前朝寺:前朝的寺庙前满是黄叶,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 无僧寒殿开:寺庙内空无一人,给人一种冷清的感觉。
    • 池晴龟出暴:池水在阳光下波光粼粼,乌龟懒散地晒太阳,显得悠闲。
    • 松暝鹤飞回:傍晚时分,白鹤悠然飞回,增添了一丝宁静。
    • 古井碑横草:古井的石碑被杂草覆盖,象征着历史的被遗忘。
    • 阴廊画杂苔:阴暗的走廊上长满了青苔,表现出岁月的痕迹。
    • 禅宫亦销歇:禅宗的殿堂也显得冷清,反映出一种失落感。
    • 尘世转堪哀:对世俗生活的无奈与哀叹,升华了全诗的情感。
  2. 修辞手法

    • 对比:将自然景象与寺庙的冷清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意象:通过黄叶、龟、鹤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凄凉的氛围。
    • 比喻:用“尘世”指代世俗生活,传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感慨。
  3. 主题思想

    •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历史和现实的反思,通过描写废弃的寺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世事无常的悲哀。

意象分析

  • 黄叶:象征衰败与时间的流逝。
  • :在阳光下悠闲,象征着宁静与安逸。
  • :象征着自由与高洁。
  • 古井:象征历史的沉淀与被遗忘。
  • 阴廊:代表着过去的回忆与幽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黄叶前朝寺”表示什么? a) 寺庙的繁华
    b) 寺庙的荒凉
    c) 寺庙的修缮
    答案:b

  2. 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态度是?
    a) 愉快
    b) 无奈与哀伤
    c) 忙碌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龟出暴”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
    a) 忙碌
    b) 悠闲
    c) 寂静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同样表现了自然景色与内心的宁静。
  • 杜甫《登高》:反映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对比

  • 耿湋的《废庆宝寺》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表现了宁静的自然与内心的思考,然而,耿湋更侧重于历史的沧桑与人世的无常,而王维则表现出一种更为积极的隐逸情怀。两者在艺术风格上各有千秋,但都通过自然景象传达了深刻的哲思。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