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觉公因寄李二端司空十四曙》

时间: 2025-01-24 06:23:35

少年尝昧道,无事日悠悠。

及至悟生死,寻僧已白头。

云回庐瀑雨,树落给园秋。

为我谢宗许,尘中难久留。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少年尝昧道,无事日悠悠。
及至悟生死,寻僧已白头。
云回庐瀑雨,树落给园秋。
为我谢宗许,尘中难久留。

白话文翻译:

少年时曾迷失于道理,无所事事时光缓慢流逝。
直到明白生死之理时,寻求僧侣的我已白发苍苍。
云雾缭绕,庐山的瀑布在雨中飞舞,树叶纷纷落下,园中已是秋天。
为我向宗教的许许多多致谢,在尘世中难以长久逗留。

注释:

  • 昧道:迷失于道理,未能领悟。
  • 无事日悠悠:无所事事,时光悠长。
  • 悟生死:领悟生与死的真理。
  • 寻僧已白头:寻找僧侣时已年老,白发苍苍。
  • 云回庐瀑雨:云雾环绕着庐山的瀑布,意境悠远。
  • 树落给园秋:树叶落下,预示着秋天的到来。
  • 谢宗许:对宗教的感谢。
  • 尘中难久留:生活在尘世中难以长久驻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耿湋是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生活在社会变革与文化繁荣的背景下。他的诗作常以道教哲学为基础,表达对人生、宇宙的思考与感悟。其作品风格清新脱俗,富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诗人对人生的沉思之后,反映了他在年老时对道理的领悟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不仅有对生命的思考,还有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示了他内心的宁静与对世俗的超脱。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年轻时的迷茫与年长时的觉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与存在的深刻反思。开篇的“少年尝昧道,无事日悠悠”,字里行间透露出青年时期的无知与时间的漫长,接着“及至悟生死,寻僧已白头”则表现了时间的无情与觉悟的来之不易。诗人在自然景象中找到了一种超然的宁静,“云回庐瀑雨”描绘出一种清新而悠远的意境,仿佛在说:即使人生苦短,内心的宁静与对道理的领悟才是最重要的。最后一句“尘中难久留”,传达出一种对世俗生活的淡漠与对永恒的追求,诗人希望在繁杂的尘世中找到一处灵魂的归宿。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个体生命的思考,更是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深刻探讨,折射出一种哲学的智慧与对自然的敬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少年尝昧道:反映了年轻时的迷茫与无知。
  • 无事日悠悠:表现出时间的漫长与无所事事的空虚。
  • 及至悟生死:转折句,说明后来对生死有了深刻的理解。
  • 寻僧已白头:感叹自己在追寻真理的过程中,岁月已悄然流逝,白发苍苍。
  • 云回庐瀑雨: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象,象征着内心的宁静。
  • 树落给园秋:秋天的意象,暗示生命的轮回与变化。
  • 为我谢宗许:对宗教的感恩,表达对智慧的追求。
  • 尘中难久留:对世俗生活的反思,表明内心对永恒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时间比作无所事事的悠悠,增强了感情的表达。
  • 对仗:如“云回庐瀑雨,树落给园秋”,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使其更具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对道理的追求与对世俗的超脱,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领悟与对自然的热爱,反映了一种深邃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少年:象征着无知与纯真。
  • 云、雨、树:自然景象,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变化。
  • 白头:象征着智慧与人生的沉淀。
  • 尘世:暗示着世俗的繁杂与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少年尝昧道”意指什么? A. 青少年时期迷失方向
    B. 年轻时追求名利
    C. 年轻时懂得很多道理
    D. 青少年时期热爱自然

  2. “云回庐瀑雨”描绘了怎样的意境? A. 恐怖的自然灾害
    B. 美丽而清新的自然景象
    C. 哀伤的秋天
    D. 繁华的城市生活

  3. 诗歌中表达了什么样的主题思想? A. 对名利的追求
    B. 对生命与存在的深刻思考
    C. 对权力的渴望
    D. 对爱情的幻想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将进酒》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对比作品:王维《鹿柴》

    解读:王维的诗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象,通过“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的描写,展现出一种宁静的心境,与耿湋的“云回庐瀑雨”相呼应,均表达了诗人在自然中寻找心灵归属的主题。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 《道教与唐代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