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草阁萧萧对碧山。
野翁中夜梦龙颜。
一庭春雨长苔斑。
溪上群鸥堪作伴,
林间倦鸟自知还。
怜君两度叩柴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夜晚的画面:在草阁前,萧瑟的景象与碧绿的山相对;一位老翁在夜里做梦,梦见了龙的面容;庭院里春雨绵绵,长满了苔藓。溪边的群鸥可以成为我的伴侣,林中的倦鸟自然知道要归巢。诗人怜惜你两次敲响了柴门。
注释
- 草阁:草屋,指简陋的屋子。
- 萧萧:形容风声或树叶声,营造出一种寂静的氛围。
- 龙颜:古代对帝王面容的尊称,象征着伟大与尊贵。
- 庭雨:庭院中的雨,象征春天的到来。
- 苔斑:苔藓斑驳,描绘了因春雨而生的景象。
- 群鸥:成群的海鸥,象征着友好的陪伴。
- 倦鸟:疲倦的鸟,暗示归家的自然本能。
- 柴关:指柴门,寓意着友人来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夏言(1482-1559),字子明,号岷山,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他以诗歌见长,作品多表现自然景色和人情风貌,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代,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关心,同时也传达了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浣溪沙 其十七 赠吴中书昂》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乡村夜景。诗中的草阁与碧山相映成趣,构成了一个和谐的自然画面。诗人通过“野翁中夜梦龙颜”的描写,表达了对理想与尊贵的向往,暗示着人们在静谧的夜晚也能追寻到心灵的宁静与满足。
“一庭春雨长苔斑”不仅展现了春雨滋润大地的景象,更是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新生。雨后的庭院,被苔藓覆盖,似乎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接下来的“溪上群鸥堪作伴,林间倦鸟自知还”,则传达出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群鸥的陪伴和倦鸟归巢的自然本能,反映出诗人对简单生活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视。
最后一句“怜君两度叩柴关”更是点明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表现了深厚的情谊。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情感,既有对友人的思念,也有对乡土生活的热爱,给人以宁静与思考的空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草阁萧萧对碧山:草阁寂静地伫立在碧绿的山前,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意境。
- 野翁中夜梦龙颜:在这宁静的夜晚,乡村的老翁梦见了帝王的面容,象征着对理想和尊贵的向往。
- 一庭春雨长苔斑:春雨滋润了庭院,苔藓斑驳,显示了生命的复苏。
- 溪上群鸥堪作伴:溪边成群的海鸥,让人感受到自然的陪伴与温暖。
- 林间倦鸟自知还:疲倦的鸟儿自然地知道要回家,体现了归属感。
- 怜君两度叩柴关: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与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老翁的梦比作对理想的向往。
- 拟人:倦鸟自知归来,赋予鸟类人性。
- 对仗:如“溪上群鸥”与“林间倦鸟”,形成和谐的音韵。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展现了诗人对乡土生活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草阁:象征简朴的生活。
- 碧山:代表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 春雨:象征生命的复苏。
- 群鸥:友谊与陪伴的象征。
- 倦鸟:归属与回家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草阁萧萧”中“萧萧”意指什么?
- A. 热闹
- B. 寂静
- C. 清脆
- D. 模糊
-
诗中“林间倦鸟自知还”表达了什么?
- A. 自然的归属感
- B. 对朋友的思念
- C. 对春雨的赞美
- D. 对山的仰慕
答案: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与夏言的《浣溪沙 其十七》都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但前者更多通过月夜的意象,后者则通过自然景物与友谊的描绘。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选集》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夏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