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泉咏》

时间: 2025-01-26 23:50:03

滴滴沥沥瑶佩鸣,缥缥缈缈银河清。

权公妙句我斟酌,醍醐稍重琉璃轻。

八功德水发源处,分来南部深公许。

六指道人隔墙住,床头共听无舌语。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玉泉咏 祝允明 〔明代〕

滴滴沥沥瑶佩鸣,缥缥缈缈银河清。权公妙句我斟酌,醍醐稍重琉璃轻。八功德水发源处,分来南部深公许。六指道人隔墙住,床头共听无舌语。

白话文翻译:

滴滴答答,玉佩般的泉水发出清脆的响声,缥缥缈缈,银河般的清澈水流。权公的妙句我细细品味,醍醐的滋味稍重于琉璃的轻盈。八功德水的源头,从南部分流而来,深公允许。六指道人住在隔壁,我们床头共听无声的语言。

注释:

  • 滴滴沥沥:形容水声清脆。
  • 瑶佩:比喻清脆的水声。
  • 缥缈:形容水流清澈而遥远。
  • 银河:比喻清澈的水流。
  • 权公:指某位文人或官员,具体身份不详。
  • 醍醐:佛教用语,指最高的智慧或最纯净的教义。
  • 琉璃:一种半透明的宝石,比喻清澈透明。
  • 八功德水:佛教中指具有八种功德的清净水。
  • 深公:指某位高僧或学者,具体身份不详。
  • 六指道人:指某位道士,具体身份不详。
  • 无舌语:指无声的语言,比喻深奥的道理或心灵的交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祝允明,明代文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看出其对佛教文化和自然景观的深厚兴趣。该诗可能创作于其游历或修行时,表达了对清净自然和深奥哲理的向往。

创作背景: 该诗可能是在作者游历或修行时,对自然景观和佛教哲理的感悟而作,旨在表达对清净自然和深奥哲理的向往和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玉泉的清澈和银河的缥缈,通过对水声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一种宁静和超脱的氛围。诗中“权公妙句我斟酌”一句,显示了作者对文学的深厚造诣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而“八功德水发源处”和“六指道人隔墙住”则融入了佛教的元素,表达了作者对清净和智慧的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明代文人诗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滴滴沥沥瑶佩鸣”:以玉佩的清脆声比喻泉水的声音,形象生动。
  2. “缥缥缈缈银河清”:以银河的清澈比喻泉水的清澈,意境深远。
  3. “权公妙句我斟酌”:表达了对权公诗句的欣赏和品味。
  4. “醍醐稍重琉璃轻”:通过对比醍醐和琉璃的轻重,表达了对深奥哲理的追求。
  5. “八功德水发源处”:引入佛教的八功德水,增加了诗的宗教色彩。
  6. “分来南部深公许”:暗示泉水来自南部,得到深公的允许。
  7. “六指道人隔墙住”:引入六指道人,增加了诗的神秘色彩。
  8. “床头共听无舌语”:表达了与道人心灵交流的愿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瑶佩鸣”、“银河清”等,通过比喻增强了诗的形象性。
  • 对比:如“醍醐稍重琉璃轻”,通过对比表达了对深奥哲理的追求。
  • 拟人:如“瑶佩鸣”,赋予泉水以人的特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玉泉的描绘和对佛教哲理的引入,表达了作者对清净自然和深奥哲理的向往和赞美,体现了明代文人追求精神境界和心灵净化的主题。

意象分析:

  • 瑶佩:比喻清脆的水声,形象生动。
  • 银河:比喻清澈的水流,意境深远。
  • 醍醐:比喻最高的智慧,表达了对深奥哲理的追求。
  • 琉璃:比喻清澈透明,增加了诗的清新感。
  • 八功德水:引入佛教的清净水,增加了诗的宗教色彩。
  • 六指道人:增加了诗的神秘色彩,表达了与道人心灵交流的愿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滴滴沥沥瑶佩鸣”中的“瑶佩”比喻什么? A. 清脆的水声 B. 清澈的水流 C. 深奥的哲理 D. 高僧的智慧

  2. 诗中“缥缥缈缈银河清”中的“银河”比喻什么? A. 清脆的水声 B. 清澈的水流 C. 深奥的哲理 D. 高僧的智慧

  3. 诗中“权公妙句我斟酌”中的“权公”指的是什么? A. 某位文人 B. 某位官员 C. 某位高僧 D. 某位道士

  4. 诗中“醍醐稍重琉璃轻”中的“醍醐”比喻什么? A. 清脆的水声 B. 清澈的水流 C. 深奥的哲理 D. 高僧的智慧

  5. 诗中“八功德水发源处”中的“八功德水”指的是什么? A. 具有八种功德的清净水 B. 具有八种颜色的水 C. 具有八种味道的水 D. 具有八种形态的水

答案:

  1. A
  2. B
  3. A
  4. C
  5.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对清净自然的向往。
  • 李白的《静夜思》: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深情。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祝允明的《玉泉咏》:两者都描绘自然景观,但王维的诗更多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而祝允明的诗则融入了佛教哲理。
  • 李白的《静夜思》与祝允明的《玉泉咏》: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深情,但李白的诗更注重情感的直接表达,而祝允明的诗则更注重哲理的引入。

参考资料:

  • 《明代诗歌选》
  • 《佛教文化与诗歌创作》
  • 《祝允明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