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三月风光一岁无,杏花欲过李花初。
柳丝自为春风舞,竹尾如何也学渠。
白话文翻译:
整首诗描绘了三月春光的美丽景象。虽然时光流逝,但三月的风光依旧迷人。杏花即将凋谢,而李花才刚刚开始绽放。柳丝在春风中轻盈舞动,竹子的尾巴也在模仿它。
注释:
- 三月:指农历三月,春天的季节。
- 风光:景色,风景。
- 杏花:杏树的花,早于李花开放。
- 李花:李树的花,晚于杏花开放。
- 柳丝:柳树的细长枝条,象征春天的柔美。
- 竹尾:竹子的尾端,形象地描绘竹子的姿态。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特别明显的典故,但提到的杏花和李花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常用来象征春天的生机和变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擅长描绘自然景物,以清新脱俗而著称。他的作品多关注生活细节,注重真实感受。
创作背景:
创作于春天的三月,诗人可能在闲暇之际,带着朋友游玩,借此机会描写春天的美丽景色,传达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杨万里的《寒食相将诸子游翟得园十诗》中的这一首,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开篇以“无”字引出,暗示时间的流逝,却又用“风光”二字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持久与美好。杏花与李花的对比,不仅展示了春季花开的时序变化,也反映了自然界的生生不息。柳丝的舞动与竹尾的模仿,更是将春风的轻快表现得淋漓尽致,仿佛赋予了自然以生命,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赞美。整体而言,诗中不仅有着对春天的无限向往,也透出一种平和、淡然的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三月风光一岁无:三月的春光年年如一,虽过了一年,春天依旧如故。
- 杏花欲过李花初:杏花快要凋谢,而李花才刚刚开始开放,表现春天的时序。
- 柳丝自为春风舞:柳条在春风中轻轻舞动,展现生机盎然的春天。
- 竹尾如何也学渠:竹子的尾巴也在模仿柳丝的舞动,表现植物间的和谐与共生。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柳丝与竹尾描绘为有生命的舞者,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春风中的自然景象。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美景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生机的热爱与欣赏,展现出一种闲适、宁静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杏花:象征春天的开始,体现生命的活力。
- 李花:代表春天的延续,暗示花期的不同。
- 柳丝:象征柔美与温柔的春风。
- 竹尾:象征稳重与坚韧的生命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杏花”与“李花”分别何时开放? A. 杏花早于李花
B. 李花早于杏花
C. 同时开放
答案:A -
诗中柳丝的表现象征着什么? A. 坚韧
B. 温柔
C. 干枯
答案:B -
杨万里是哪一朝代的诗人? A. 隋代
B. 唐代
C. 宋代
答案:C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
- 《杨万里诗集》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杨万里的描写更为细腻、轻快,杜甫则更具沉重感和历史感。两者都表达了对春天的感受,却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杨万里的这首诗,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