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屺岵登来步步悲,
百年空有泪双垂。
凄凄叶落秋风晓,
寂寂灯昏夜雨时。
庭院每惊携杖履,
羹墙长见画容仪。
遥瞻槛外遗踪在,
料得寻常只自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登高处时感到的无尽悲伤,百年人生只留下双眼泪水。秋风清晨,凄凉的树叶纷纷落下,夜晚雨时,灯光昏暗,气氛显得格外寂静。每当走在庭院里,杖履声响总是让我惊动,墙上的画中常常浮现出父母的身影。向外遥望,槛外留下了父母的痕迹,心中明白,这些寻常的场景只有我自己最为清楚。
注释:
- 屺岵(qǐ hǔ):高山,表示登高望远。
- 百年:指人生的漫长岁月。
- 凄凄:形容悲伤、凄凉的样子。
- 秋风晓:秋天清晨的风,带来一丝寒意。
- 寂寂:形容环境的安静、孤寂。
- 携杖履:拄着拐杖走路,暗示年迈或身体虚弱。
- 羹墙:墙上挂着的家人画像,温馨的回忆。
- 遗踪:留下的痕迹,指父母的生活痕迹。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其表达的情感与对父母的怀念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是一个常见主题。诗人通过景物的描写,寄托了对亲人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真,宋代诗人,生平资料较为稀少,但其作品常常表现出对亲情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慨,风格细腻而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汪真在某个秋日清晨或雨夜时写的,正值他对父母思念之际,借助自然景物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思念。
诗歌鉴赏:
《忆父母》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抒情诗,展现了诗人对父母深切的怀念之情。诗的开篇便以“屺岵登来步步悲”引入,给人一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表达了在高处眺望时的孤独与悲伤。接下来,诗人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凄凉的落叶和寂静的夜雨,这些意象不仅烘托了环境的清冷,也加深了对父母的思念之情。
“庭院每惊携杖履”一句,传达了诗人在庭院中走动时的心情,杖履声响令人感到惊动,仿佛是父母的身影在随时出现。最后两句“遥瞻槛外遗踪在,料得寻常只自知”,则强调了诗人对父母生活痕迹的追忆,虽然这些场景看似平常,但在他心中却有着难以言说的分量。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与情感的结合,传达了对亲情的珍视与无奈,表现出一种深沉的思念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屺岵登来步步悲:登高望远,步步感到悲伤,显示出心境的沉重。
- 百年空有泪双垂:一生的岁月留下的只有眼泪,含蓄表达对父母的深切怀念。
- 凄凄叶落秋风晓:秋天的早晨,凄凉的落叶,象征着生命的流逝与无常。
- 寂寂灯昏夜雨时:寂静的夜晚,雨声伴着昏暗的灯光,增强了孤独的气氛。
- 庭院每惊携杖履:庭院中走路的声响让人感到惊动,暗示着对亲人的回忆。
- 羹墙长见画容仪:墙上常挂着的画中有父母的形象,带来温暖的回忆。
- 遥瞻槛外遗踪在:遥望槛外,隐约可以见到父母留下的痕迹。
- 料得寻常只自知:这些寻常的场景和记忆,只有自己最为清楚,暗含了孤独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百年,表达时间的流逝。
- 拟人:将自然景物如秋风、雨等拟人化,增强情感的渲染。
- 对仗:如“凄凄叶落”和“寂寂灯昏”,形成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深刻表达了对父母的怀念与生活的思考,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体现了人对亲情的珍视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叶落: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和时间的流逝。
- 秋风:带有凄凉的情感,暗示着孤独与怀旧。
- 灯昏:象征着夜晚的孤寂,强调了内心的孤独感。
- 杖履:暗示年迈和对父母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自然的美
B. 对父母的怀念
C. 个人的成就
D. 对时光的无奈 -
诗中提到“凄凄叶落”主要表达什么情感? A. 欢快
B. 伤感
C. 愤怒
D. 幸福 -
“遥瞻槛外遗踪在”这句中的“遗踪”指的是什么? A. 朋友的足迹
B. 父母的痕迹
C. 文化的遗产
D. 自然的变化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静夜思》
- 白居易《琵琶行》
诗词对比:
- 比较汪真《忆父母》与李白《静夜思》:两首诗都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但汪真更侧重于对父母的怀念,将情感与自然景物结合,而李白则是表达对故乡的思念,情感更为广泛与自由。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
- 《唐诗宋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