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运都尉王晋卿天驷监邂逅作兼呈坐客》
时间: 2025-01-11 20:59:31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次运都尉王晋卿天驷监邂逅作兼呈坐客
作者: 晁补之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平生杜元凯,学问光奕世。
戚联帝室未要论,烜赫功高羊叔子。
赤霄翔舞须威蕤,孔翠文章岂其累。
崇台作山池作湖,富贵所要声名俱。
酒樽诗句得过薄,小隐山城殊未疏。
曹侯词翰诸公客,惯听清歌耳倾侧。
天闲两骥看追风,晴轩忽下饮河虹。
拳毛妙画不可见,颜公笔精如对面。
邓张不醉无揽辔,烧烛林间鹊飞起。
第语曹侯继张燕,邻榼如渑不忧浅。
白话文翻译
我一生的朋友杜元凯,学识光辉照耀世间。
戚继光与帝室并无关联,不必谈论他,羊叔子却声名显赫,功业卓著。
在赤霄之上翱翔,必须展现威风;孔雀翎翠的文章岂会被轻视。
高台仿佛山,池塘似湖,富贵所求者,声名俱全。
酒樽和诗句不算太多,但隐居的山城却显得悠闲。
曹侯与文人们相聚,习惯听清歌,耳目为之一侧。
在安静的天空下,两匹骏马追逐着风;晴天的庭院里,忽然看到河中的彩虹。
拳毛的精美画作无法见到,颜公的笔法精妙如同面对面交流。
邓张两位不醉,未曾揽住缰绳,烛光闪烁间,林间的喜鹊飞起。
只不过是说曹侯继承了张燕的风采,邻座如同渑水般不忧浅薄。
注释
- 杜元凯: 杜甫的别称,意指学问渊博。
- 戚联帝室: 指戚继光,他是明代著名的抗倭名将。
- 羊叔子: 指羊祜,东晋著名将领,因其功绩显赫而被提及。
- 赤霄: 意指天空,高飞的状态。
- 孔翠: 形容文章如孔雀翎,色彩斑斓。
- 曹侯: 指曹操,古代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
- 邓张: 指邓羌和张华,古代文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晁补之,字德明,号宰相,宋代著名词人,以其词风清新、意境优雅而闻名。他的作品多描绘山水、抒发情感,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宋代,正值作者与文人朋友聚会之际,表达对文人交往的欣赏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酒宴场景,反映出文人雅士的风范与生活情趣。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场文人聚会,展现了作者对友人杜元凯的赞美,以及对当时文人交往的深刻理解与感悟。诗中既有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又有对当下生活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学问与声名的重视。用“赤霄翔舞须威蕤”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文人应有的气度与风采,而“酒樽诗句得过薄”则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淡泊与对诗意的追求。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丰富,既有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有对人文情怀的深刻挖掘,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人际关系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平生杜元凯,学问光奕世。”:称赞杜元凯的学识如光辉照耀世间,展现了朋友间的敬仰。
- “戚联帝室未要论,烜赫功高羊叔子。”:对戚继光不做评论,而羊叔子的功绩显赫,反映出社会对英雄的认可。
- “赤霄翔舞须威蕤,孔翠文章岂其累。”:比喻文人如同展翅高飞,文章不应被轻视。
- “崇台作山池作湖,富贵所要声名俱。”:描绘高台与湖池的景象,寓意富贵与声名的结合。
- “酒樽诗句得过薄,小隐山城殊未疏。”:表达对酒与诗的淡泊态度,隐居生活的安宁。
- “曹侯词翰诸公客,惯听清歌耳倾侧。”:描绘聚会中,文人对清歌的喜爱,显示交往的雅致。
- “天闲两骥看追风,晴轩忽下饮河虹。”:描绘美好场景,表现生活的闲适。
- “拳毛妙画不可见,颜公笔精如对面。”:用艺术比喻,赞美文人的才华。
- “邓张不醉无揽辔,烧烛林间鹊飞起。”:描绘聚会的欢娱与热闹,既写生活情趣。
- “第语曹侯继张燕,邻榼如渑不忧浅。”:最后一句点出对文人之间传承的重视,以及不忧世俗的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 “赤霄翔舞”比喻文人的气度,形象生动。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使得语言更有韵律感。
- 拟人: “清歌耳倾侧”,赋予清歌以人性,使情感更为生动。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文人雅士的敬仰,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重视,展现了作者的文人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赤霄: 代表高远的理想与追求。
- 酒樽: 象征文人生活的雅致与情趣。
- 山城: 代表隐逸的生活,反映对自然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杜元凯”指的是谁?
- A. 杜甫
- B. 杜元凯
- C. 杜子美
-
“赤霄翔舞”比喻什么?
- A. 生活的忙碌
- B. 文人的气度
- C. 自然的美丽
-
诗中提到的“曹侯”是指谁?
- A. 曹操
- B. 曹植
- C. 曹丕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晁补之的《次运都尉王晋卿天驷监邂逅作兼呈坐客》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都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悟,但前者更专注于文人交往的场景与雅趣,后者则更强调对家庭的牵挂与社会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