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后资政侍郎西湖宴集偶书》

时间: 2025-01-24 21:44:29

潭心不冻处,雁鹜自相依。

积雪正无际,因风忽起飞。

初惊如避弋,复下信忘机。

偶得从公饮,聊书此景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雪后资政侍郎西湖宴集偶书
作者:梅尧臣

潭心不冻处,雁鹜自相依。
积雪正无际,因风忽起飞。
初惊如避弋,复下信忘机。
偶得从公饮,聊书此景归。

白话文翻译:

在湖心潭水不结冰的地方,野雁和水鸭在一起依偎。
积雪覆盖大地,广袤无边,突然一阵风吹来,野雁忽然起飞。
它们起初惊慌,像是逃避猎人,随后又轻松地回落,忘记了之前的恐惧。
偶然与朋友一起饮酒,随意写下这幅景象以作留念。

注释:

  • 潭心:指湖心,湖的中心部分。
  • 雁鹜:指野雁与水鸭,二者常见于水边。
  • 无际:没有边际,形容积雪覆盖的广阔。
  • :古代的一种捕鸟的方式,指用弓箭射猎。
  • 信忘机:指忘却之前的恐惧与警觉,放松心情。
  • 偶得:偶然得到,指与知友相聚。
  • 聊书此景归:随意记录这一场景,以作纪念。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可以看出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雁鹜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象征自由和远行,诗中描述它们的飞翔与归落,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状态的思考。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1060),字子华,号少严,宋代诗人,擅长诗词,尤其以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故见长。他的作品多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

  •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雪后西湖的聚会场合,诗人借助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闲适与友人交往的乐趣。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描绘雪后西湖的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与友人聚会的惬意情景。开头两句以“潭心不冻处,雁鹜自相依”引入,展现了冬季湖面虽寒冷,但湖心的温暖与生机,生动地描绘了雁鹜在水中的亲密关系,给人以温馨之感。接下来的“两句”又转向雪的广袤与风的突起,形成了动静结合的画面,展现出自然的变化与生命的活力。最后两句则回归到人际交流的愉悦之中,诗人借饮酒抒怀,随意书写此景,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惜。整首诗在描写自然景色的同时,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蕴含着哲理与情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潭心不冻处”:描绘湖心的温暖,暗示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2. “雁鹜自相依”:描写雁与鸭的亲昵,象征友谊与团结。
    3. “积雪正无际”:展现大自然的雄伟与广阔。
    4. “因风忽起飞”:突显自然的变化,反映生命的脆弱与不确定。
    5. “初惊如避弋”:动物的本能反应,表现自然界的生存法则。
    6. “复下信忘机”:展现动物的回归与放松,象征心灵的宁静。
    7. “偶得从公饮”:表明人与人之间的友谊与沟通。
    8. “聊书此景归”:随意书写,表现诗人对生活的随意态度。
  • 修辞手法

    1. 比喻:用“雁鹜自相依”比喻友谊的亲密。
    2. 拟人:雁鹜的行为赋予人性,表现生动。
    3. 对仗:诗句间的对仗工整,增添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友谊的珍视,反映了诗人恬淡闲适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潭心: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深邃。
  • 雁鹜:代表自由、友情与自然的和谐。
  • 积雪:象征着纯洁、宁静与无尽的美景。
  • :象征着变化与不确定性,引发的飞翔象征生命的活力与自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潭心不冻处”指的是哪里?
    A. 湖边
    B. 湖心
    C. 湖岸

  2. “初惊如避弋”中的“弋”指的是?
    A. 捕鸟
    B. 捕鱼
    C. 采花

  3. 诗中提到的“雁鹜”指的是哪两种鸟?
    A. 夜ingale和鸳鸯
    B. 野雁和水鸭
    C. 麻雀和燕子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津》 - 李白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鸟鸣涧》相比,梅尧臣的诗在意境上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而王维则更侧重于孤独与自我反思。两者都展现了自然的美,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梅尧臣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