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陈巽叔适轩》
时间: 2025-02-04 16:29:5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陈巽叔适轩 王炎 〔宋代〕 消摇鹏鴳游,小大各有适。 士堕躁欲中,束身就徽墨。 桃溪有市隐,被褐怀拱璧。 袖手阅世故,不变刍豢色。 小窗一蒲团,燕坐琴书侧。 岂不对客语,青眼送鸿翼。 自言肥遁好,外物断欣戚。 千金戒垂堂,一跌在所惜。 笑我踏风波,辕驹窘羁靮。
白话文翻译:
逍遥自在,大鹏与小鸟各有其适。 士人陷入浮躁的欲望中,束缚自己投身于墨守成规。 在桃溪有隐居市井之人,穿着粗布衣却怀揣着珍贵的玉璧。 袖手旁观世事变迁,不变的是对美好事物的喜爱。 在小窗旁的一个蒲团上,安静地坐在琴书旁边。 岂不是对客人说话,用青眼送别飞翔的大雁。 自言自语说隐居好,对外界的事物不再有喜怒哀乐。 千金之躯要警惕危险,一次跌倒也是值得珍惜的。 嘲笑我踏入风波,像辕马被缰绳束缚。
注释:
字词注释:
- 消摇: 逍遥自在。
- 鹏鴳: 大鹏与小鸟。
- 适: 适宜,合适。
- 士堕躁欲中: 士人陷入浮躁的欲望中。
- 束身就徽墨: 束缚自己投身于墨守成规。
- 市隐: 隐居市井之人。
- 被褐怀拱璧: 穿着粗布衣却怀揣着珍贵的玉璧。
- 袖手阅世故: 袖手旁观世事变迁。
- 不变刍豢色: 不变的是对美好事物的喜爱。
- 蒲团: 用蒲草编成的坐垫。
- 燕坐: 安静地坐。
- 青眼: 用青眼(表示尊重和喜爱)。
- 鸿翼: 飞翔的大雁。
- 肥遁: 隐居。
- 外物断欣戚: 对外界的事物不再有喜怒哀乐。
- 千金戒垂堂: 千金之躯要警惕危险。
- 一跌在所惜: 一次跌倒也是值得珍惜的。
- 踏风波: 踏入风波。
- 辕驹窘羁靮: 像辕马被缰绳束缚。
典故解析:
- 鹏鴳游: 出自《庄子·逍遥游》,比喻大鹏与小鸟各有其适,各有其自由。
- 桃溪市隐: 比喻隐居市井,不问世事。
- 青眼送鸿翼: 出自《世说新语》,比喻用尊重和喜爱的态度送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炎,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清新脱俗、抒发个人情感为主。 创作背景: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通过对比隐居与世俗生活的不同,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由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和对世俗纷扰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由的渴望。诗中“消摇鹏鴳游,小大各有适”一句,以大鹏与小鸟的自由游弋,比喻隐居生活的自在与适意。而“士堕躁欲中,束身就徽墨”则对比了士人陷入浮躁欲望与束缚自己的墨守成规,突出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自由。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消摇鹏鴳游,小大各有适。”:逍遥自在,大鹏与小鸟各有其适。
- “士堕躁欲中,束身就徽墨。”:士人陷入浮躁的欲望中,束缚自己投身于墨守成规。
- “桃溪有市隐,被褐怀拱璧。”:在桃溪有隐居市井之人,穿着粗布衣却怀揣着珍贵的玉璧。
- “袖手阅世故,不变刍豢色。”:袖手旁观世事变迁,不变的是对美好事物的喜爱。
- “小窗一蒲团,燕坐琴书侧。”:在小窗旁的一个蒲团上,安静地坐在琴书旁边。
- “岂不对客语,青眼送鸿翼。”:岂不是对客人说话,用青眼送别飞翔的大雁。
- “自言肥遁好,外物断欣戚。”:自言自语说隐居好,对外界的事物不再有喜怒哀乐。
- “千金戒垂堂,一跌在所惜。”:千金之躯要警惕危险,一次跌倒也是值得珍惜的。
- “笑我踏风波,辕驹窘羁靮。”:嘲笑我踏入风波,像辕马被缰绳束缚。
修辞手法:
- 比喻: “消摇鹏鴳游”比喻隐居生活的自在与适意。
- 对比: “士堕躁欲中,束身就徽墨”对比了士人陷入浮躁欲望与束缚自己的墨守成规。
- 拟人: “袖手阅世故”拟人化地描述了袖手旁观世事变迁的态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通过对比隐居与世俗生活的不同,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由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鹏鴳: 大鹏与小鸟,象征自由与适意。
- 桃溪: 隐居之地,象征宁静与远离世俗。
- 蒲团: 隐居生活的象征,代表宁静与简朴。
- 青眼: 尊重和喜爱的象征。
- 鸿翼: 飞翔的大雁,象征自由与远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消摇鹏鴳游”中的“鹏鴳”指的是什么? A. 大鹏与小鸟 B. 大鹏与凤凰 C. 小鸟与凤凰 答案: A
-
诗中“桃溪有市隐”中的“市隐”指的是什么? A. 隐居山林 B. 隐居市井 C. 隐居乡村 答案: B
-
诗中“青眼送鸿翼”中的“青眼”象征什么? A. 尊重和喜爱 B. 轻视和厌恶 C. 冷漠和无视 答案: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厌倦。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了山居的宁静与自然之美。
诗词对比:
- 王炎《题陈巽叔适轩》与陶渊明《归园田居》: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但王炎的诗更多地体现了对世俗纷扰的反思,而陶渊明的诗则更多地描绘了田园生活的美好。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王炎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庄子》:提供了“鹏鴳游”的典故出处和详细背景信息。
- 《世说新语》:提供了“青眼送鸿翼”的典故出处和详细背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