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山溪·立春四次树五韵,和张予昕》
时间: 2025-01-11 14:13:4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蓦山溪·立春四次树五韵,和张予昕
作者: 王用宾
青幡摇曳,淑气清于瑟。
梅柳度条风,上疏棂暗摧蕉叶。
料张春水,未肯负芳辰,
皴绿意,剔红情,挥洒江郎笔。
五辛盘子,柑酒凝黄碧。
千里动乡思,又如刘家堕白。
韶光不驻,无奈惜蹉跎,
耽半隐,守闲曹,笑煞台前柏。
白话文翻译:
春天来临,青色的旗帜在风中摇曳,温暖的气息清新如瑟(古琴)。梅花和柳树在春风中摇曳,透过窗棂,隐约可以看到被春风摧残的蕉叶。春水流淌,似乎不愿辜负这个美好的时光,勾勒出绿色的意境,描绘出红色的情感,宛如江郎挥洒的笔墨。桌上摆着五辛盘,柑酒的颜色呈现出黄绿。千里之外,乡愁萦绕,正如刘家那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时光如流水般匆匆而过,令人无奈地感叹岁月的蹉跎,我沉醉于半隐的生活,守着一份闲适,忍俊不禁地笑看台前的柏树。
注释:
- 青幡:青色的旗帜,象征春天的到来。
- 淑气:温暖、清新的气息。
- 梅柳:梅花与柳树,象征春天的生机。
- 疏棂:窗棂,窗户的框架。
- 蕉叶:指蕉树的叶子,春风中残破的情景。
- 料张春水:意为春水流淌,似乎不愿辜负春天的美好。
- 江郎笔:比喻才华横溢,像江郎那样的才子。
- 五辛盘子:指盛放五种辛香之物的盘子,象征春天的美食。
- 千里动乡思:远离故乡,思乡之情涌动。
- 刘家堕白:暗指刘家老人的白发,象征岁月的无情。
- 韶光:美好的时光。
- 耽半隐:沉醉于隐居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用宾,近代诗人,擅长古典诗词,作品多反映自然和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脱俗。他的诗歌常常融合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立春之际,正值春季,寓意着万物复苏。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春天的气息,表达对春天的热爱及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蓦山溪·立春四次树五韵,和张予昕》是一首充满生机与哲思的诗作。诗中的意象丰富多彩,从青幡、梅柳到春水、蕉叶,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开篇以“青幡摇曳”引入,瞬间让人感受到春的生机;接着用“淑气清于瑟”描绘春气的清新,意象生动,令人心旷神怡。
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和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和表现力。通过“皴绿意,剔红情”,诗人将春天的色彩与情感融合,展现了春的美丽与情感的交织。此外,诗人提到的“千里动乡思”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更蕴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生活的思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岁月的珍惜,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青幡摇曳,淑气清于瑟:描绘春天的景象,青色的旗帜随风摇曳,春天的气息清新。
- 梅柳度条风,上疏棂暗摧蕉叶:梅花与柳树在春风中摇曳,窗棂外的蕉叶在风中受损。
- 料张春水,未肯负芳辰:春水流淌,不愿辜负这美好的春天。
- 皴绿意,剔红情,挥洒江郎笔:勾勒出春天的绿色意境,描绘出红色的情感,宛如才子江郎的笔墨。
- 五辛盘子,柑酒凝黄碧:桌上摆着五辛盘,柑酒的颜色黄绿相间,象征春天的美食。
- 千里动乡思,又如刘家堕白:遥远的乡思涌动,如同刘家老人的白发,象征岁月的流逝。
- 韶光不驻,无奈惜蹉跎:美好的时光无法停留,让人无奈地感叹岁月的蹉跎。
- 耽半隐,守闲曹,笑煞台前柏:沉醉于隐居的生活,守着一份闲适,面对台前的柏树忍俊不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水比喻为不愿辜负芳辰,生动形象。
- 拟人:春水被赋予了情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对仗:如“皴绿意,剔红情”,使诗歌更具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抒发对春天的热爱、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通过细腻的景象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对岁月的珍惜,展现了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幡:象征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梅柳:春天的代表,象征着生命的复苏。
- 春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延续。
- 乡思: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过往的追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青幡”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青色的旗帜
C. 一种乐器
D. 一种食品 -
诗中“千里动乡思”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朋友的思念
B. 对故乡的思念
C. 对爱情的思念
D. 对春天的思念 -
“韶光不驻”中的“韶光”指的是什么? A. 美好的时光
B. 美丽的风景
C. 美好的情感
D. 美味的食物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诗词对比:
- 《春望》:同样描绘春天的景象,但杜甫的诗更多地反映了战争带来的忧愁与对国家的思念。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的诗描绘了春天的气息与个人的情感,风格亦显得清新自然。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
- 《古典诗词鉴赏与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