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分稻晚归》

时间: 2025-01-27 03:23:54

薄酒不自酌,夕阳须汝归。

橘包霜後美,豆荚雨中肥。

路远应加饭,天寒莫减衣。

老怀忧自切,道眼看皆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薄酒不自酌,夕阳须汝归。
橘包霜後美,豆荚雨中肥。
路远应加饭,天寒莫减衣。
老怀忧自切,道眼看皆非。

白话文翻译:

薄薄的酒不能自己斟,夕阳西下,必须要你回家。
霜后橘子更加美味,雨后豆荚更显丰腴。
路途遥远应多吃些饭,天寒地冻不要减少衣服。
我年事已高,心中忧虑自切,眼中所见皆是错误。

注释:

  • 薄酒:指量少的酒,表示饮酒不多。
  • 须汝归:必须要你回家,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 橘包霜后美:霜后的橘子更加美味,描绘自然的美好。
  • 豆荚雨中肥:雨后的豆荚长势更加肥美,表示丰收。
  • 路远应加饭:出行路途遥远,应该多吃一些。
  • 天寒莫减衣:天气寒冷,不要减少衣物,关心的情感流露。
  • 老怀忧自切:年老多虑,忧心重重。
  • 道眼看皆非:看到的事情都感到不对,表达对现实的失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晚号醉翁,南宋著名诗人,词人、散文家、书法家。他出身于士族,年轻时志向远大,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屡遭挫折,后因政治原因被贬,生活穷困。陆游的诗歌多反映个人的生活与感情,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统分稻晚归》写于晚年的陆游,诗中流露出对家人的牵挂与关心,尤其是在他年老体弱之际,常常思念家乡与亲人。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生活细节,表达出对生活的感慨与对时光流逝的忧虑。

诗歌鉴赏:

《统分稻晚归》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勾勒出夕阳西下时的归家情景。开头两句“薄酒不自酌,夕阳须汝归”,道出了诗人对归家的渴望与对家人的思念。薄酒象征着简朴的生活,而夕阳则是归家的信号,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对温暖家庭的向往。

接下来的两句“橘包霜后美,豆荚雨中肥”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传达了丰收的喜悦与对生活的热爱。橘子与豆荚的生长,象征着劳动的成果,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观察与赞美。

“路远应加饭,天寒莫减衣”是对亲人出行的关怀,表达了对家人的担忧与关心。路途的遥远与寒冷的天气,体现了生活的艰辛与对亲人的深切牵挂。

最后两句“老怀忧自切,道眼看皆非”则转向诗人的内心,流露出对生活的无奈与失望。诗人年迈,心中忧虑重重,眼中的一切似乎都不再如意,表现出一种对现实的悲观情绪。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家的无限眷恋。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薄酒不自酌:表达了诗人饮酒时的孤独与简朴。
  2. 夕阳须汝归:夕阳的景象引发了诗人的归家情怀。
  3. 橘包霜后美:霜后的橘子更显美味,象征自然的馈赠。
  4. 豆荚雨中肥:雨水滋润了豆荚,象征丰收的希望。
  5. 路远应加饭:关心出行者的饮食,体现人情味。
  6. 天寒莫减衣:提醒注意保暖,流露出关心。
  7. 老怀忧自切:年老多忧,感慨人生的无奈。
  8. 道眼看皆非:对现实的失望,表现出心中的苦闷。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薄酒”比喻生活的贫乏。
  • 拟人化:将橘子和豆荚赋予生动的形象,表现其生长状态。
  • 对仗:如“路远应加饭,天寒莫减衣”,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亲人的关怀与思念,流露出生活的艰辛与对现实的无奈。同时,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丰收的期待,反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深邃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夕阳:象征归家与时间的流逝。
  • 橘子:代表丰收与自然的美好。
  • 豆荚:象征生活的富足与希望。
  • 寒冷:代表生活的艰辛与对温暖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薄酒不自酌”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孤独
    B. 快乐
    C. 忧愁

  2. “路远应加饭,天寒莫减衣”中体现了哪种情感?
    A. 关心
    B. 无所谓
    C. 忘却

  3. 诗中提到的“橘包霜后美”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冷酷
    B. 丰收的喜悦
    C. 失落

参考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描绘自然的美与人生的感慨。

诗词对比:

  • 陆游的《统分稻晚归》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均表现了对亲人的思念,但陆游更侧重于生活的细节与关怀,而王维则更注重于离别时的情感与自然的描绘。

推荐书目:

  • 《陆游诗文选》
  • 《中国古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研究》

这些参考资料可以帮助进一步理解陆游的作品及其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地位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