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 题秋棠图,为周无尽作。无尽又有棠隐女士小传,叙恨凄楚,盖伤心人也,为填此阕》
时间: 2025-04-29 03:55:5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金缕曲 题秋棠图,为周无尽作
作者: 高燮 〔清代〕
此事真无奈。没来由动人倩影,亭亭增态。
两种秋思浑似梦,梦里缠绵何似。
忽断送凄凉身世。一缕残魂仙去也,
恐夜深应化啼鹃泪。长已矣,竟谁使。
断肠莫把相思寄。到如今深藏金屋,
花枝委地。纵有画工神妙术,
写得渠侬品意。这别样伤心难绘。
天付多情吾已悔,愿与君同证枯禅味。
否则向,花间死。
白话文翻译:
这件事情真让人无奈。无缘无故被那动人的身影所吸引,亭亭玉立更加妩媚。
两种秋天的思绪仿佛都是梦,梦中缠绵的情感又怎能相似。
忽然送走了凄凉的身世,只有一缕残魂仙去,
恐怕夜深时会化作啼哭的杜鹃泪。长久以来,究竟是谁使我如此。
断肠之人莫把相思寄托于此。到如今深藏于金屋之中,
花枝已然零落。即使有画工的神妙技艺,
能够描绘出她的品位,这种别样的伤心却难以绘出。
天意多情我已悔,愿与君一同见证枯禅的意味。
否则我宁愿在花间死去。
注释:
- 倩影:美丽的身影。
- 亭亭:形容人或物挺立的样子。
- 秋思:秋天的思念之情。
- 残魂:指失去的情感或人的灵魂。
- 杜鹃泪:杜鹃鸟的叫声常被用来形容悲伤,象征离别和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燮,清代诗人,擅长词作,风格细腻,情感真挚。他的词作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清代,时代背景复杂,作者在生活中经历了情感上的波折,借秋棠图表达对逝去爱情的追忆和伤感。
诗歌鉴赏:
《金缕曲》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对爱情的缅怀与遗憾。开篇以“此事真无奈”道出无奈之情,整首词围绕着秋天的思绪与对身世的感慨。高燮通过“倩影”“亭亭增态”等优美的意象,描绘出女性的婀娜与秋天的凄美,仿佛在诉说着无法实现的爱恋。
词中反复提到的“梦”,暗示着对过去的追忆和对现状的不满,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怨恨的情绪。“断肠莫把相思寄”一句,表达了对相思的无奈与无助。尽管有技艺高超的画工,也无法描绘出内心深处的伤痛。最后一句“否则向,花间死”,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爱情的绝望与对生命的无奈,显示了作者深厚的情感与艺术造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此事真无奈:开篇即表明情感上的无奈。
- 没来由动人倩影:无缘无故被美丽的身影吸引。
- 两种秋思浑似梦:秋天的思绪如梦般缠绕。
- 忽断送凄凉身世:突然间失去了快乐的生活。
- 一缕残魂仙去也:只剩下孤独的灵魂。
- 恐夜深应化啼鹃泪:怕夜深时会听到悲鸣。
- 长已矣,竟谁使:这份情感究竟是谁造成的。
- 断肠莫把相思寄:伤心之人不应寄托相思。
- 到如今深藏金屋:如今情感只能深藏心底。
- 花枝委地:花瓣凋零,象征爱情的逝去。
- 纵有画工神妙术:即使有高超的画技。
- 写得渠侬品意:描绘出她的美丽与品位。
- 这别样伤心难绘:这种独特的伤心无法形容。
- 天付多情吾已悔:上天赋予的多情让我后悔。
- 愿与君同证枯禅味:希望与你一起体验这种心境。
- 否则向,花间死:否则宁愿在花间结束生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情感比作秋思,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拟人:“杜鹃泪”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加了诗的感伤氛围。
- 对仗:如“深藏金屋,花枝委地”,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词的主题围绕着对逝去爱情的追忆与哀伤,表达了对命运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失去后的绝望。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紧密结合,展现了深刻的艺术魅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倩影:象征美丽与爱情。
- 秋思:代表思念与孤独。
- 残魂:暗示失去与遗憾。
- 杜鹃泪:象征悲伤与怀念。
- 金屋:象征封闭与珍藏的感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高燮
C. 杜甫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杜鹃泪”象征什么?
A. 快乐
B. 伤心
C. 希望
D. 荣耀 -
词中提到“秋思”的意象,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忘却
B. 思念
C. 快乐
D. 愤怒
答案: 1-B,2-B,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尤其是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情感描写。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与感伤。
诗词对比:
- 《金缕曲》与李清照的《声声慢》:两者都表达了对逝去爱情的惋惜,但高燮的词更显得无奈与绝望,而李清照则更倾向于细腻的情感描写。
- 《金缕曲》与苏轼的《江城子》:苏轼的作品多了一层豪放与洒脱,而高燮的词则更为沉郁,情感上更显脆弱与无奈。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
- 《高燮生平与作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