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王(甲寅初度和次贾韵)》
时间: 2025-01-11 07:59:1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兰陵王(甲寅初度和次贾韵)》
作者:李曾伯
问梁益。天设金城铁壁。西风外,依约雁来,还报关山旧秋色。三秦听汉檄。远恨绵绵脉脉。频年事,虚掷桑阴,袆允诸人竟何策。彤弓误殊锡。怅活国难医,救世须佛。平生本藉毛锥力。对弧矢初度,满头白发,何堪兵卫叠画戟。咄青史陈迹。酒石。羡王绩。任击缶呼天,此乐何极。奚须太息惊前席。望天阍休待,梦如陶翼。柳边春后,放定远,出西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开头以问候梁益,提到天设的金城铁壁,外面西风萧瑟,依稀能听到归来的大雁,带来往昔秋色的回忆。三秦之地听到了汉朝的诏书,遥远的怨恨如丝般绵延。几年间,虚度光阴在桑树阴下,许多人究竟有什么对策呢?红色的弓箭误伤了美好的时光,面对国家的困境,拯救的希望只能寄托于佛祖的慈悲。平生依靠的本是微薄的力量,面对敌人的弓箭,满头白发的我,怎能承受兵器的重压?唉,历史留下的痕迹,酒中之石令人羡慕王绩。任凭我击鼓呼天,这种乐趣何其极致!何必要在前席叹息呢?仰望天阍不必再等待,梦境如同陶翼轻盈。柳边春去后,定下远行的计划,向西域出发。
注释:
- 梁益:指的是梁益,可能是诗人所尊敬的友人或历史人物。
- 金城铁壁:形容坚固的城防,古代战事频繁的背景。
- 三秦:指的是古代的秦地,象征汉朝的故土。
- 汉檄:汉朝的诏书,代表王朝的权威。
- 桑阴:桑树的阴影,象征悠闲或无所事事的生活状态。
- 彤弓:红色的弓,寓意武器的威力。
- 青史:历史书籍,代表历史留下的痕迹。
- 王绩:历史人物,寓意丰功伟绩。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李曾伯,宋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作品多反映时代的动荡与个人的无奈。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动荡的时期,反映了战乱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和对历史的感慨。
诗歌鉴赏:
《兰陵王》一诗有着深沉的历史感与个人情感的交织,作者通过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对未来的忧虑,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无奈与期盼。诗中“天设金城铁壁”的开头,便展现了坚固的防线与外界威胁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忧愁的氛围。接着提到的“西风外,依约雁来”,通过自然的景象引入对往昔的怀念,营造出一种时光流逝的感伤。
诗中的“频年事,虚掷桑阴”,则流露出对时光的无奈与对未来的迷茫。尤其是“何堪兵卫叠画戟”一句,生动地描绘出战乱中的无奈与恐惧。最后,作者以“柳边春后,放定远,出西域”作结,似乎是对未来的期望与憧憬,尽管处于困境之中,仍然不失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问梁益:开头对友人的问候,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谊。
- 天设金城铁壁:描绘了坚固的防线,暗指国家的安危。
- 西风外,依约雁来:利用自然现象引出对往昔的思考,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三秦听汉檄:历史的回响,表达了对汉朝的怀念。
- 远恨绵绵脉脉:感情的深远与绵延,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 频年事,虚掷桑阴: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伤。
- 彤弓误殊锡:历史的遗憾与对时光的感慨。
- 怅活国难医,救世须佛:对国家困境的无奈与期盼。
- 平生本藉毛锥力:强调自身力量的微薄。
- 何堪兵卫叠画戟:表达战乱中的无奈与恐惧。
- 咄青史陈迹:感慨历史的无情。
- 羡王绩:对历史英杰的羡慕。
- 此乐何极:对音乐的向往,寄托了个人情感。
- 奚须太息惊前席:对前席的感慨,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
- 梦如陶翼:梦境的轻盈与脱离现实的渴望。
- 柳边春后,放定远:对未来的期待与计划。
修辞手法:
- 比喻:使用“金城铁壁”比喻坚固的防线。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情感,如“雁来”带来的思绪。
- 对仗:诗中有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未来的期盼,体现了作者在动荡时期对生活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 金城铁壁:象征国家的防线,暗示安全与威胁。
- 大雁:象征思乡与时间的流逝。
- 桑阴:象征闲适与无所事事的生活状态。
- 红弓:象征战争与力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金城铁壁”象征什么?
- A. 自然景观
- B. 国家防线
- C. 个人情感
-
“西风外,依约雁来”中“雁”代表什么?
- A. 友人
- B. 思乡
- C. 未来
-
诗中提到的“羡王绩”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历史人物的羡慕
- B. 对自己能力的不满
- C. 对生活的热爱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其情感更加直接,情景交融。
- 杜甫的《春望》则在描绘国破家亡的悲痛时,更加强烈地表现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魅力:艺术与情感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