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龆齓携书册,成名天上回。如公希世者,自古几人哉。山薮讵宜去,功名看鼎来。人间无伯乐,相马失龙媒。
白话文翻译:
童年时便携带着书册,成名后如同从天而降。像您这样稀世的人才,自古以来能有几人呢?深山幽谷岂是适宜离去的地方,功名富贵自然会随之而来。人世间没有伯乐那样的识马之人,相马时往往会错过龙媒这样的良驹。
注释:
- 龆齓(tiáo chèn):指童年时期。
- 携书册:带着书籍,指勤奋学习。
- 成名天上回:形容成名之迅速,如同从天而降。
- 希世者:稀世之才。
- 山薮(sǒu):深山幽谷。
- 讵宜去:岂是适宜离去的地方。
- 看鼎来:比喻功名富贵自然会到来。
- 伯乐:古代著名的相马专家。
- 相马失龙媒:比喻错过良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公度(1042-1106),字师是,号东篱,宋代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多表现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尤以抒情诗见长。这首诗是黄公度写给宋永的回信,表达了对宋永才华的赞赏和对功名富贵的看法。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黄公度在回应宋永的来信时所作,宋永在信中可能表达了对功名富贵的向往和对个人才华的自信。黄公度在诗中回应了宋永的情感,并表达了自己对人才和功名的看法。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宋永才华的赞美和对功名富贵的看法,展现了黄公度对人才的重视和对世态的洞察。诗中“龆齓携书册,成名天上回”描绘了宋永自幼勤奋学习,迅速成名的情景,表达了对宋永才华的钦佩。“如公希世者,自古几人哉”进一步强调了宋永的稀世之才,自古罕见。后两句“山薮讵宜去,功名看鼎来”则表达了黄公度对功名富贵的看法,认为功名富贵自然会到来,不必刻意追求。最后两句“人间无伯乐,相马失龙媒”则暗喻世间缺乏识才之人,良才往往被埋没,表达了对人才被忽视的忧虑。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龆齓携书册:描绘了宋永自幼勤奋学习的情景。
- 成名天上回:形容宋永成名之迅速,如同从天而降。
- 如公希世者:赞美宋永为稀世之才。
- 自古几人哉:强调宋永的才华自古罕见。
- 山薮讵宜去:认为深山幽谷不是适宜离去的地方。
- 功名看鼎来:比喻功名富贵自然会到来。
- 人间无伯乐:暗喻世间缺乏识才之人。
- 相马失龙媒:比喻良才往往被埋没。
修辞手法:
- 比喻:“成名天上回”比喻成名之迅速。
- 夸张:“如公希世者,自古几人哉”夸张地赞美宋永的才华。
- 暗喻:“人间无伯乐,相马失龙媒”暗喻世间缺乏识才之人,良才被埋没。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人才的赞美和对功名富贵的看法。黄公度通过赞美宋永的才华,表达了对人才的重视;通过对功名富贵的看法,表达了对世态的洞察和对人才被忽视的忧虑。
意象分析:
- 龆齓携书册:勤奋学习的意象。
- 成名天上回:迅速成名的意象。
- 山薮:深山幽谷的意象。
- 伯乐、龙媒:识才和良才的意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龆齓携书册”指的是什么? A. 成年后带着书籍 B. 童年时带着书籍 C. 老年时带着书籍 答案:B
-
“如公希世者,自古几人哉”表达了对宋永的什么? A. 批评 B. 赞美 C. 讽刺 答案:B
-
“人间无伯乐,相马失龙媒”暗喻了什么? A. 世间缺乏识才之人 B. 世间缺乏良马 C. 世间缺乏良才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黄庭坚《寄黄几复》: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赞赏和对友情的珍视。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和对往事的回忆。
诗词对比:
- 黄公度《和宋永兄爱日楼见寄八首》与黄庭坚《寄黄几复》:都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赞赏,但黄公度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功名富贵的看法,而黄庭坚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黄公度的多首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家,有助于了解黄公度的文学地位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