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别行送林梅卿赴阙》

时间: 2025-02-04 15:40:01

刺桐城边桐叶飞,刺桐城外行人稀。

客来别我有所适,问客此去何当归。

林卿妙龄才秀发,胸中万卷涌溟渤。

家声合沓盖九州,里第嶙峋表双阙。

劫来试吏天南方,骥絷焉能骋所长。

梅仙脱身东市卒,杜老落笔中书堂。

传道淮壖减豺虎,政须礼乐事明主。

之子轩轩霄汉姿,好向春风刷毛羽。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惜别行送林梅卿赴阙 刺桐城边桐叶飞,刺桐城外行人稀。 客来别我有所适,问客此去何当归。 林卿妙龄才秀发,胸中万卷涌溟渤。 家声合沓盖九州,里第嶙峋表双阙。 劫来试吏天南方,骥絷焉能骋所长。 梅仙脱身东市卒,杜老落笔中书堂。 传道淮壖减豺虎,政须礼乐事明主。 之子轩轩霄汉姿,好向春风刷毛羽。

白话文翻译:

在刺桐城边,桐叶随风飘落,城外行人稀少。客人来与我告别,他即将远行,我问他何时能归来。林梅卿年轻才华横溢,胸中知识如海般深广。他的家族声望遍布九州,家宅雄伟如同双阙。他来到南方尝试为官,但被束缚无法施展才华。他像梅仙一样从东市脱身,像杜老一样在中书堂挥毫。他传播道义,减少淮壖的豺虎之害,需要用礼乐来侍奉明主。他姿态高远,如同霄汉,期待在春风中展翅高飞。

注释:

  • 刺桐城: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诗人所在的地方。
  • 桐叶飞:形容秋天桐树叶子飘落的景象。
  • 行人稀:指行人稀少,可能是指时节或地点的偏僻。
  • 林卿:指林梅卿,诗中的主人公。
  • 妙龄才秀发:形容林梅卿年轻且才华横溢。
  • 涌溟渤:比喻知识渊博,如大海般深广。
  • 家声合沓:家族声望显赫,遍布各地。
  • 里第嶙峋:家宅雄伟,如同山峰。
  • 双阙:古代宫殿前的两座高大的建筑物,这里比喻林梅卿的家宅。
  • 劫来试吏:指林梅卿尝试为官。
  • 骥絷:比喻被束缚,无法施展才华。
  • 梅仙:指梅福,东汉时期的隐士,这里比喻林梅卿。
  • 杜老:指杜甫,唐代著名诗人,这里比喻林梅卿的文学才华。
  • 淮壖:淮河边,指林梅卿将要前往的地方。
  • 减豺虎:减少地方上的恶人或恶势力。
  • 霄汉姿:形容姿态高远,如同天空。
  • 刷毛羽:比喻准备展翅高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公度是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深厚的文学素养和丰富的情感表达能力。这首诗是他在送别林梅卿赴京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赞赏和对分别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林梅卿即将赴京任职时所作,诗人通过描绘刺桐城的秋景和行人的稀少,营造出一种离别的氛围。诗中对林梅卿的才华和家族声望进行了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期待和祝福。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刺桐城秋景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凉而美丽的离别氛围。诗人对林梅卿的才华和家族声望进行了高度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期待和祝福。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涌溟渤”比喻林梅卿的学识渊博,“双阙”比喻其家宅的雄伟,“霄汉姿”形容其高远的姿态。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刺桐城边桐叶飞,刺桐城外行人稀。
    • 描绘刺桐城的秋景,桐叶飘落,行人稀少,营造出离别的氛围。
  2. 客来别我有所适,问客此去何当归。
    • 客人来与我告别,我问他何时能归来,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不舍。
  3. 林卿妙龄才秀发,胸中万卷涌溟渤。
    • 赞美林梅卿年轻且才华横溢,学识渊博。
  4. 家声合沓盖九州,里第嶙峋表双阙。
    • 描述林梅卿家族声望显赫,家宅雄伟。
  5. 劫来试吏天南方,骥絷焉能骋所长。
    • 林梅卿尝试为官,但被束缚无法施展才华。
  6. 梅仙脱身东市卒,杜老落笔中书堂。
    • 比喻林梅卿像梅仙一样脱身,像杜甫一样挥毫。
  7. 传道淮壖减豺虎,政须礼乐事明主。
    • 林梅卿传播道义,减少地方上的恶势力,需要用礼乐侍奉明主。
  8. 之子轩轩霄汉姿,好向春风刷毛羽。
    • 形容林梅卿姿态高远,期待在春风中展翅高飞。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涌溟渤”比喻学识渊博,“双阙”比喻家宅雄伟,“霄汉姿”比喻姿态高远。
  • 拟人:如“桐叶飞”赋予桐叶动态,增强离别的氛围。
  • 对仗:如“家声合沓盖九州,里第嶙峋表双阙”对仗工整,增强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送别和赞美。诗人通过对刺桐城秋景的描绘,营造出离别的氛围,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关心。同时,诗人对林梅卿的才华和家族声望进行了高度的赞美,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期待和祝福。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意象分析:

  • 刺桐城:地名,营造出离别的氛围。
  • 桐叶飞:秋天的景象,增强离别的氛围。
  • 行人稀:行人稀少,营造出离别的氛围。
  • 涌溟渤:比喻学识渊博。
  • 双阙:比喻家宅雄伟。
  • 霄汉姿:比喻姿态高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涌溟渤”比喻什么? A. 学识渊博 B. 家宅雄伟 C. 姿态高远 D. 离别的氛围 答案:A

  2. 诗中“双阙”比喻什么? A. 学识渊博 B. 家宅雄伟 C. 姿态高远 D. 离别的氛围 答案:B

  3. 诗中“霄汉姿”比喻什么? A. 学识渊博 B. 家宅雄伟 C. 姿态高远 D. 离别的氛围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送友人》:同样是送别诗,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祝福。
  • 王维的《送别》:同样是送别诗,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祝福。

诗词对比:

  • 黄公度的《惜别行送林梅卿赴阙》与杜甫的《送友人》:两首诗都是送别诗,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祝福,但黄公度的诗更多地赞美了友人的才华和家族声望。
  • 黄公度的《惜别行送林梅卿赴阙》与王维的《送别》:两首诗都是送别诗,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祝福,但王维的诗更多地描绘了自然景物,营造出离别的氛围。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黄公度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宋代诗歌的详细鉴赏,有助于深入理解黄公度的诗作。
  • 《宋代文学史》:介绍了宋代文学的背景和发展,有助于理解黄公度诗作的时代背景。

相关诗句

刺桐城边桐叶飞,刺桐城外行人稀。下一句是什么

客来别我有所适,问客此去何当归。上一句是什么

客来别我有所适,问客此去何当归。下一句是什么

林卿妙龄才秀发,胸中万卷涌溟渤。上一句是什么

林卿妙龄才秀发,胸中万卷涌溟渤。下一句是什么

家声合沓盖九州,里第嶙峋表双阙。上一句是什么

家声合沓盖九州,里第嶙峋表双阙。下一句是什么

劫来试吏天南方,骥絷焉能骋所长。上一句是什么

劫来试吏天南方,骥絷焉能骋所长。下一句是什么

梅仙脱身东市卒,杜老落笔中书堂。上一句是什么

梅仙脱身东市卒,杜老落笔中书堂。下一句是什么

传道淮壖减豺虎,政须礼乐事明主。上一句是什么

传道淮壖减豺虎,政须礼乐事明主。下一句是什么

之子轩轩霄汉姿,好向春风刷毛羽。上一句是什么

刺桐城边桐叶飞,下一句是什么

刺桐城外行人稀。上一句是什么

刺桐城外行人稀。下一句是什么

客来别我有所适,上一句是什么

客来别我有所适,下一句是什么

问客此去何当归。上一句是什么

问客此去何当归。下一句是什么

林卿妙龄才秀发,上一句是什么

林卿妙龄才秀发,下一句是什么

胸中万卷涌溟渤。上一句是什么

胸中万卷涌溟渤。下一句是什么

家声合沓盖九州,上一句是什么

家声合沓盖九州,下一句是什么

里第嶙峋表双阙。上一句是什么

里第嶙峋表双阙。下一句是什么

劫来试吏天南方,上一句是什么

劫来试吏天南方,下一句是什么

骥絷焉能骋所长。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