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曛洞》

时间: 2025-04-27 10:49:14

共爱朝曦好,吾怜夕照斜。

听桡归晚渡,看鸟篆睛沙。

啸发悲高叶,杯空落断霞。

醉衔三尺舞,直欲挽天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宜曛洞 戚继光 〔明代〕 共爱朝曦好,吾怜夕照斜。 听桡归晚渡,看鸟篆睛沙。 啸发悲高叶,杯空落断霞。 醉衔三尺舞,直欲挽天槎。

白话文翻译:

大家喜爱早晨的阳光,我却偏爱斜阳的余晖。 听着船桨声归来的晚渡,看着鸟儿在晴朗的沙滩上留下的痕迹。 悲凉的啸声在高空的叶间回荡,酒杯空了,断霞也落下了。 醉意中挥舞着三尺长剑,直欲乘着天舟遨游。

注释:

  • 朝曦:早晨的阳光。
  • 夕照斜:斜阳的余晖。
  • 听桡归晚渡:听着船桨声归来的晚渡。桡,船桨。
  • 看鸟篆睛沙:看着鸟儿在晴朗的沙滩上留下的痕迹。篆,痕迹。
  • 啸发悲高叶:悲凉的啸声在高空的叶间回荡。
  • 杯空落断霞:酒杯空了,断霞也落下了。
  • 醉衔三尺舞:醉意中挥舞着三尺长剑。
  • 直欲挽天槎:直欲乘着天舟遨游。天槎,传说中的天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戚继光(1528-1588),明代著名军事家、抗倭名将,同时也是一位诗人。他的诗歌多表现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风格豪放,情感深沉。这首诗《宜曛洞》表现了作者对夕阳的独特情感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戚继光的晚年,当时他已从军旅生涯中退隐,对夕阳的描绘反映了他对过往岁月的回忆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夕阳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受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中“共爱朝曦好,吾怜夕照斜”一句,对比了人们对早晨阳光的喜爱和作者对夕阳的偏爱,表达了对传统审美观念的挑战。后文通过“听桡归晚渡,看鸟篆睛沙”等句,描绘了夕阳下的宁静景象,而“啸发悲高叶,杯空落断霞”则抒发了内心的悲凉情感。最后两句“醉衔三尺舞,直欲挽天槎”则展现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憧憬。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共爱朝曦好,吾怜夕照斜”:对比了人们对早晨阳光的喜爱和作者对夕阳的偏爱,表达了对传统审美观念的挑战。
  • “听桡归晚渡,看鸟篆睛沙”:描绘了夕阳下的宁静景象,通过听觉和视觉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 “啸发悲高叶,杯空落断霞”:抒发了内心的悲凉情感,通过“啸发”和“杯空”等动作,表达了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 “醉衔三尺舞,直欲挽天槎”:展现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憧憬,通过“醉衔”和“直欲”等词语,表达了强烈的愿望和决心。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共爱朝曦好,吾怜夕照斜”的对比,突出了作者对夕阳的偏爱。
  • 拟人:通过“看鸟篆睛沙”的拟人手法,赋予鸟儿以人的行为,增强了诗意。
  • 对仗:通过“啸发悲高叶,杯空落断霞”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夕阳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受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夕阳的偏爱、宁静景象的描绘、悲凉情感的抒发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作者对传统审美观念的挑战和对未来的憧憬。

意象分析:

  • 夕照斜:夕阳的余晖,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黄昏。
  • 晚渡:归来的晚渡,象征着归宿和安宁。
  • 鸟篆睛沙:鸟儿在晴朗的沙滩上留下的痕迹,象征着自由和美好。
  • 悲高叶:悲凉的啸声在高空的叶间回荡,象征着孤独和无奈。
  • 断霞:断霞落下,象征着美好时光的消逝。
  • 三尺舞:醉意中挥舞着三尺长剑,象征着自由和豪放。
  • 天槎:传说中的天舟,象征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共爱朝曦好,吾怜夕照斜”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什么时间的偏爱? A. 早晨 B. 傍晚 C. 中午 D. 夜晚 答案:B

  2. 诗中“听桡归晚渡,看鸟篆睛沙”一句,描绘了什么景象? A. 早晨的宁静 B. 傍晚的宁静 C. 中午的热闹 D. 夜晚的寂静 答案:B

  3. 诗中“醉衔三尺舞,直欲挽天槎”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向往? A. 自由生活 B. 军旅生活 C. 田园生活 D. 城市生活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通过对高山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受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山居秋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杜甫《登高》与戚继光《宜曛洞》:两首诗都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怀,而戚继光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戚继光诗集》:收录了戚继光的多首诗歌,包括《宜曛洞》。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收录了多首古代诗歌的鉴赏,包括戚继光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