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豳风·七月》
时间: 2025-01-10 23:15:12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春日迟迟,采蘩祁祁。
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
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
七月鸣鵙,八月载绩。
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
八月其获,十月陨箨。
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
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豵,献豜于公。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穹窒熏鼠,塞向墐户。
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
黍稷重穋,禾麻菽麦。
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
昼尔于茅,宵尔索綯。
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
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
九月肃霜,十月涤场。
朋酒斯飨,曰杀羔羊。
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国风·豳风·七月》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七月鸣鵙,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八月其获,十月陨箨。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豵,献豜于公。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昼尔于茅,宵尔索綯。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述了七月的炎热,九月的衣物准备。第一天,天气开始炎热;第二天,烈日炎炎。没有衣服和褐(外衣),怎么能熬过一年?第三天开始耕作,第四天准备收获。和我的妻儿一起,享用南边的田地,田里的农夫满脸喜色。七月的火焰在流动,九月开始准备衣服。春天阳光明媚,听见黄莺鸣叫。女子提着筐子,沿着小路,去寻找柔软的桑树。春天的日子慢慢过去,姑娘们采集香草,心中忧伤,仿佛和情人一起归来。七月的炎热,八月的芦苇。蚕月里采桑,用斧头去砍伐远方的桑树。七月听见鸟鸣,八月开始收获。衣服的颜色有黑有黄,我用朱红的布做公子的衣裳。四月的葽菜长得茂盛,五月听见蝉鸣。八月开始收获,十月稻谷落下。第一天在貉子那儿,抓到狐狸,为公子做皮衣。第二天开始,准备武器,私下里献给公子。五月的螽斯在草地上,六月的莎鸡在天空飞舞,七月在野外,八月在屋里,九月在户外,十月蟋蟀进入我的床下。屋子里熏着鼠香,堵住了门口。我对妻子说,要为新年换个地方,搬入这个房间。六月吃荤菜,七月收葵花和黄豆,八月剥枣,十月收稻谷,用来酿春酒,祝愿长寿。七月吃西瓜,八月断水壶,九月采摘叔苴,燃烧荼薪,供养农夫。九月筑场,十月收割禾稼。黍米和稷米堆得高高的,稻谷、麻、豆、麦齐全。可怜我的农夫,稼穑已经齐备,大家一起开始庄稼的工作。白天在茅草屋里,晚上找草绳。赶快上屋,开始播种百谷。第二天凿冰,冰水清澈,第三天放在阴凉处。第四天要早,献上羔羊祭韭菜。九月开始霜降,十月清理场地。好友相聚饮酒,宰杀羔羊,登上公堂,举起觥,祝万寿无疆。
注释
字词注释:
- 流火:指七月的炎热天气。
- 授衣:指九月准备衣物。
- 觱发、栗烈:形容天气炎热。
- 褐:一种外衣。
- 馌:指食物。
- 田畯:指田间的农夫。
- 仓庚:一种鸟,象征春天的到来。
- 懿筐:美好的筐子。
- 采蘩:采集香草。
- 猗:表示对某事物的赞叹。
- 蟋蟀:指秋天的蟋蟀。
- 豜:一种小动物,献给公子的食物。
- 羔祭:祭祀用的小羊。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仓庚”与“春日”联系,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九月授衣”暗示着一年四季的变换,体现出农耕文化与节令的密切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国风·豳风·七月》是《诗经》中的一部分,作者为不详,创作时间约在先秦时期。《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包含了305首诗,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和人们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农耕社会,表现了农民的生活和对自然变化的敏感。诗中通过季节的变化,展现了农民一年四季的辛勤劳作与生活状态,反映了古代人们对农业的重视和对自然的依赖。
诗歌鉴赏
《国风·豳风·七月》作为《诗经》中的一首重要作品,不仅在形式上采用了四言诗的韵律,语言简练且富有节奏感,更在内容上深刻反映了当时农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诗中通过对时间和季节的描绘,展现出农民从春耕到秋收的辛勤劳动和对自然的顺应。
诗的开头“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便以鲜明的意象引入,描绘出炎热的夏季和即将来临的秋季,显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替。接着,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农民的日常生活,诸如耕作、采桑、收获等情景,生动形象,令人感同身受。
此外,诗中虽以农事为主,但也渗透着人情味。如“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展现了农妇对丈夫的思念,充满了对家庭的关切与期盼。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诗不仅仅是对农业生产的记录,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体现了诗人与自然、家庭、社会之间的深刻联系。
最后,诗歌以“万寿无疆”结束,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幸福的向往。整体而言,《国风·豳风·七月》是对古代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天气炎热,九月准备衣物。
- 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第一天开始炎热,第二天烈日当空。
-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没有衣服和外衣,怎么能熬过一年?
-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第三天开始耕作,第四天准备收获。
- 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和妻儿一起,享用南边的田地,田里的农夫满脸喜色。
-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重申七月的炎热和九月的衣物准备。
(后续逐句解析可继续以此方式进行)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流火”比喻七月的炎热。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情感,如“女心伤悲”。
- 对仗:诗中的句子结构工整,形成对仗工整的效果。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农耕为主题,反映了古代农民的生活情景以及对自然变化的敏感与适应,表达了对家庭、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与尊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七月:象征着炎热和农作的忙碌。
- 南亩:代表丰饶的土地和辛勤的劳动。
- 仓庚:春天的鸟鸣,象征着生命和希望。
- 羔羊:祭祀的象征,代表着对神灵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祝福。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和农事活动,也反映了古代人们的生活智慧与对自然的敬畏,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七月流火”中的“流火”是指什么?
- A. 炎热的天气
- B. 火灾
- C. 流动的火焰
-
诗中提到的“仓庚”指的是哪种动物?
- A. 鸟
- B. 虫
- C. 鱼
-
“九月授衣”所指的活动是什么?
- A. 收获
- B. 准备秋冬衣物
- C. 祭祀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国风·周南·关关雎鸠》
- 《国风·召南·采薇》
诗词对比:
- 《国风·豳风·七月》与《国风·周南·关关雎鸠》均反映了古代人们的生活和情感,但《关关雎鸠》更侧重于爱情和人际关系的细腻描绘,而《七月》则强调了农业的辛勤与自然的变化。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诗经》(古典文学重要作品)
- 《古代诗词鉴赏》(研究古代诗词的专业书籍)
- 《中国古代农耕文化》(关于农耕文化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