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 怀朱锡鬯,即用锡鬯寄蘅圃韵》
时间: 2025-02-04 16:21:5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摸鱼儿 怀朱锡鬯,即用锡鬯寄蘅圃韵
作者: 李符 〔清代〕
诗歌内容:
竹坨中词人应诏,囊琴挂壁谁抚。
流脂河采香蕖别,又听杏花春雨。
传乐府。不信道徵君仍拟樵歌句。
软轮且住。待内蕊莺啼,铜楼步缓,好对白麟去。
耕烟垄,独树仍栖倦羽。
裁书迟付鸿距。山装忽卸乌衣巷,北眺卢龙延伫。
官舍暮。喜玉版银刀羹滑拈双筋。
春寒拥絮。早寻遍瞻园,青油旧幕,草檄剪灯处。
白话文翻译:
在竹坨中,诗人应诏而来,墙上挂着的琴无人弹奏。
在流脂河采得的香蕖已别,耳边又响起杏花与春雨的声音。
传唱乐府诗。不相信道徵君还在拟写樵夫的歌句。
轻软的车轮暂时停下,待到小莺啼鸣,铜楼步履缓慢,正好与白麟对话。
在烟雾缭绕的田垄上,独树仍然栖息着倦怠的鸟儿。
写好的书信迟迟未能寄出。山装忽然卸去,走在乌衣巷,北望卢龙久久不动。
在官舍的黄昏,喜爱玉版银刀的羹,细腻的双筋滑而易拈。
春寒中拥抱着絮,早已寻遍瞻园,青油旧幕,草檄剪灯的地方。
注释:
- 竹坨:竹林中的小丘。
- 囊琴:背负的琴,古代文人常以琴自娱。
- 流脂河:指水流清澈的河流。
- 杏花春雨:春天的杏花与雨水,象征着春天的气息。
- 道徵君:道家音乐的代表人物,诗中暗指文人。
- 软轮:轻便的车轮。
- 铜楼:古代建筑,可能指某种楼阁。
- 乌衣巷:古代诗人杜甫的故居,代表着历史与文化的交汇。
- 玉版银刀:形容佳肴的美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符,清代诗人,生活于文人盛行的时代,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自然,常以抒情见长。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诗人怀念友人朱锡鬯之际,表达了对昔日游乐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展现了清代士人对自然与人情的细腻观察与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摸鱼儿》以清新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自然与友人的深切思念。诗中通过“竹坨”、“流脂河”等意象构建出一个温婉而富有诗意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温柔的情怀。诗人以琴、花、雨等元素象征着生命的美好与短暂,流露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将目光转向个人的生活和内心的感受,展现了对生活的感悟与对友人的期待。诗中“裁书迟付鸿距”更是将思念之情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与惦念。同时,诗歌的结构松弛而不失和谐,语言婉转流畅,细腻而富有层次感,充分展示了诗人的才华与情感深度。
整首诗不仅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更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反思,展现了清代士人对生活的哲学思考,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竹坨中词人应诏:在竹林的小丘中,诗人应邀前来。
- 囊琴挂壁谁抚:挂在墙上的琴无人来弹。
- 流脂河采香蕖别:在清澈的河流中采摘的香蕖已经分开。
- 又听杏花春雨:耳边又传来了杏花与春雨的声音。
- 传乐府:传唱乐府诗。
- 不信道徵君仍拟樵歌句:不相信道徵君还在拟写樵夫的歌句。
- 软轮且住:轻便的车轮暂时停下。
- 待内蕊莺啼:等待小莺啼鸣。
- 铜楼步缓:在铜楼上缓步而行。
- 好对白麟去:正好与白麟对话。
- 耕烟垄:在烟雾缭绕的田垄上。
- 独树仍栖倦羽:独树上依然栖息着倦怠的鸟儿。
- 裁书迟付鸿距:写好的书信迟迟未能寄出。
- 山装忽卸乌衣巷:山装忽然卸去,走在乌衣巷。
- 北眺卢龙延伫:北望卢龙久久不动。
- 官舍暮:在官舍的黄昏。
- 喜玉版银刀羹滑拈双筋:喜爱玉版银刀的羹,细腻的双筋滑而易拈。
- 春寒拥絮:春寒中拥抱着絮。
- 早寻遍瞻园:早已寻遍瞻园。
- 青油旧幕,草檄剪灯处:青油旧幕,草檄剪灯的地方。
修辞手法:
- 比喻:“软轮”象征轻松的生活状态。
- 拟人:“小莺啼鸣”赋予了鸟类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玉版银刀羹滑拈双筋”,对称工整,增强了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反映了清代士人对人情世故的细腻观察与感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坨:象征自然与隐逸的生活。
- 流脂河:代表清澈纯净的心灵。
- 杏花春雨:象征春天的生机与情感的细腻。
- 铜楼:象征高雅与文化的积淀。
- 乌衣巷:代表历史与人文的厚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应邀来到哪个地方?
- A. 竹坨
- B. 乌衣巷
- C. 官舍
-
诗中提到的“流脂河”象征什么?
- A. 生活的艰辛
- B. 清澈纯净的心灵
- C. 友情的深厚
-
诗中“裁书迟付鸿距”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情感?
- A. 对友人的思念
- B. 对生活的无奈
- C.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比较李白的《静夜思》与李符的《摸鱼儿》,两者都表达了对故乡和友人的思念,但李白更显豪放,李符则细腻温柔。
- 在意象上,李白以明月象征思乡情,李符则通过春雨和花朵传达对生活的细腻感受。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李符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