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谓是无情者》
时间: 2025-01-10 23:17:3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贺新郎·谓是无情者
作者: 葛长庚 〔宋代〕
谓是无情者。又如何临歧欲别,泪珠如洒。此去兰舟双桨急,两岸秋山似画。况已是芙蓉开也。小立西风杨柳岸,觉衣单略说些些话。重把我,袖儿把。小词做了和愁写。送将归要相思处,月明今夜。客里不堪仍送客,平昔交游亦寡。况惨惨苍梧之野。未可凄凉休哽咽,更明朝後日才方罢。却默默,斜阳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以“无情者”自问自答,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与伤感。面对即将分别的情境,泪水止不住地流下来。即将乘上小舟,急速离去,两岸的秋山如同美丽的画卷。更何况,芙蓉花已经绽放。站在西风拂动的杨柳岸边,感到衣衫单薄,想说些话却又难以启齿。再一次把手袖握紧,写下愁苦的词句。送别时要寄托相思之情,今夜的明月下。客居他乡,难以忍受送别的痛苦,平日交往的朋友本就不多。更何况,在苍梧的野外,景色凄凉,未必能忍住悲伤,明天后天才可平复心情。只是在斜阳下,默默地思念着。
注释
- 无情者: 指那些在感情上显得冷漠的人。
- 兰舟: 指小舟,通常用来比喻离别的交通工具。
- 芙蓉: 指荷花,象征美丽与生命的鲜活。
- 杨柳岸: 指柳树生长的河岸,典型的送别场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葛长庚,宋代词人,生平事迹较少,作品多以情感细腻著称,擅长表达离愁别绪。其词风清丽,常借景抒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可能是在某次送别朋友或亲人时,表达了对离别的深切感受。词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离别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未来孤独生活的惆怅。
诗歌鉴赏
这首词以“无情者”开篇,直接表达了作者对感情的反思和对离别的无奈。词中通过细致的描写,展现了离别时的情景与心情。小舟、秋山、芙蓉等意象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而又伤感的画面。尤其是“泪珠如洒”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的情感状态,令人感同身受。同时,作者用“月明今夜”来寄托相思,暗示着即使身在异地,心中对朋友的思念依然深切。整首词在情感上层层递进,从离别的伤感到对未来的无奈,情感真挚而细腻,展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谓是无情者”:自问自答,强调感情的复杂性。
- “又如何临歧欲别,泪珠如洒”:即将分别,泪水不自禁流下,表现了内心的悲伤。
- “此去兰舟双桨急”:小舟急速驶离,暗示着离别的迫切。
- “两岸秋山似画”:描绘出秋天的美丽景色,形成强烈的对比。
- “小立西风杨柳岸”:站在杨柳岸边,感受西风,营造出离别的氛围。
- “重把我,袖儿把”:再一次握紧袖子,象征着抓住最后的情感。
- “小词做了和愁写”:创作的词句承载着愁苦的情感。
- “送将归要相思处,月明今夜”:送别时寄托相思,月亮明亮,象征着思念的情感。
- “客里不堪仍送客”:在他乡送别朋友,心中愁苦难忍。
- “平昔交游亦寡”:交情本就不深,离别更显得孤独。
- “况惨惨苍梧之野”:苍梧的荒野更加增添了离别的凄凉感。
- “未可凄凉休哽咽”:即使心中悲伤也要忍住泪水。
- “更明朝後日才方罢”:期待未来能平复心情。
- “却默默,斜阳下”:在斜阳的余晖中,沉默地思念着。
修辞手法:
- 比喻: “秋山似画”,将自然景色与画作相提并论,增强了视觉冲击力。
- 拟人: “泪珠如洒”,赋予泪水以情感,使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痛苦。
- 对仗: “小舟双桨急,两岸秋山似画”,工整的对仗使词句更加和谐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对离别场景的细腻描写,传达了对友情的珍惜与对未来孤独生活的忧虑,展现了人们在离别时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兰舟: 象征离别的载体,代表着即将远离的时光。
- 秋山: 传达出一种萧瑟的美,映衬了离别的伤感。
- 芙蓉: 美丽的花,象征着美好但短暂的感情。
- 杨柳: 典型的送别意象,柔软而易折,寓意离别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无情者”指的是:
A) 有情人
B) 冷漠的人
C) 忍耐的人
D) 感性的人 -
诗中提到的“兰舟”主要象征:
A) 友谊
B) 离别
C) 快乐
D) 回忆 -
词中提到的“月明今夜”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寂寞
B) 期待
C) 忧伤
D) 希望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离别与思念的情感。
- 晏殊的《浣溪沙》:描绘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惋惜。
诗词对比:
- 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与此词同样展现了离愁别绪,但柳永的作品更侧重于悲伤的情绪,而葛长庚则在伤感中带有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鉴赏辞典》
- 《古诗词鉴赏与分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
以上内容为对《贺新郎·谓是无情者》的全面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词的艺术价值与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