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轩长老二绝》

时间: 2025-01-27 04:14:11

担头挑得黄州笼,行过圆通一笑开。

却到山前人已寂,亦无一物可担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担头挑得黄州笼,行过圆通一笑开。却到山前人已寂,亦无一物可担回。

白话文翻译:

我挑着黄州的担子,经过圆通寺时不禁微微一笑。可是等我来到山前,周围已经寂静无声,连一点可以带回的东西都没有。

注释:

  • 担头:指挑担子的地方或人。
  • 黄州:指黄州,即今湖北黄冈,苏辙曾任此地的官职。
  • 圆通:圆通寺,著名的佛教寺庙,表达了一种通达的心境。
  • 人已寂:周围的人已经很少,环境显得冷清。
  • 无一物可担回: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带回,表现出一种失落感。

典故解析:

“圆通”源于佛教,象征着通达无碍的智慧和心境。诗人在经过圆通寺时的微笑,可能是对生活中某种哲理的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辙(1039-1112),字子瞻,号晦庵,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是苏轼的弟弟。苏辙的诗作多描写人生感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苏辙的黄州任职期间,表达了他对人生境遇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的感悟,反映出当时政治动荡和个人遭遇的无奈。

诗歌鉴赏:

《东轩长老二绝》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失落。首句“担头挑得黄州笼”展示了诗人身处黄州的现实,勾勒出一幅挑担的生活画面,随后“行过圆通一笑开”则引入了对精神世界的反思。圆通寺不仅是一个地理位置,更是诗人内心的一个安宁地带,表明了他在艰难生活中寻求内心的平和。然而,接下来的“却到山前人已寂”,则显示出一种无奈的对比:即使心中有佛法的智慧,现实依旧是孤寂的。最后一句“亦无一物可担回”更是将这种孤独感推向高潮,表达了他对物质和精神双重失落的感受。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表现了诗人以淡泊的态度面对人生苦乐的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绘了诗人在黄州挑担的场景,展现了他平凡的生活。
    • 第二联则引入了对圆通寺的回忆,表现了在繁忙生活中对宁静的向往。
    • 第三联则转折,描绘出山前的寂静,暗示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 最后一句总结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失落。
  • 修辞手法

    • 使用了对比(如生活的繁忙与内心的宁静)、拟人(对环境的描绘)等手法,增强了诗的情感。
  • 主题思想

    • 中心思想是对人生的哲学思考,表现了在忙碌与孤独之间的深刻感悟,反映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态度。

意象分析:

  • 重要意象
    • 黄州:代表现实生活,体现了诗人的身世和经历。
    • 圆通寺:象征内心的宁静和智慧,反映出对佛教哲理的向往。
    • 山前:表示诗人面对的现实困境和孤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苏辙的“担头”指的是什么?
    a) 挑担子的地方
    b) 黄州的风景
    c) 生活的困扰
    答案:a) 挑担子的地方

  2. 诗中提到的“圆通”象征着什么?
    a) 现实生活的繁忙
    b) 内心的宁静与智慧
    c) 人际关系的复杂
    答案:b) 内心的宁静与智慧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失落与无奈
    b) 快乐与满足
    c) 忧伤与绝望
    答案:a) 失落与无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苏辙与李白的诗歌均表达出对人生的思考,但苏辙更侧重于内心的宁静与哲学思辨,而李白则常常以豪情壮志著称。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苏辙文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