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诗感慨颇深犹吾前日之言也明日读而悔之乃》

时间: 2025-02-04 15:34:12

身世今如一老僧,病余残发雪鬅鬙。

湖桑埭下渔舟雨,道树山前野店灯。

涧水潺湲供洗钵,松风萧飒入行縢。

世人欲觅何由得,觌面相逢唤不应。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身世今如一老僧,
病余残发雪鬅鬙。
湖桑埭下渔舟雨,
道树山前野店灯。
涧水潺湲供洗钵,
松风萧飒入行縢。
世人欲觅何由得,
觌面相逢唤不应。

白话文翻译

我如今的身世,就像一个老僧,
病重之后头发稀疏,白发苍苍。
湖边的桑树下,渔舟在雨中摇晃,
山前的路旁,野店里亮着灯光。
涧水潺潺流淌,供我洗净钵盂,
松风萧瑟,吹入我的行囊。
世人想要寻找什么呢?
即便相逢,也无人回应。

注释

  • 身世:指个人的命运和经历。
  • 老僧:比喻老年人,暗示出世的情怀。
  • 残发:稀疏的头发,形容年老。
  • 雪鬅鬙:形容白发苍苍。
  • 湖桑:湖边的桑树,描绘自然景色。
  • 埭下:埭是堤坝或岸边的意思。
  • 涧水潺湲:形容水流潺潺,生动形象。
  • 洗钵:清洗佛教用具,暗示修身养性。
  • 觌面相逢:面对此情此景,感慨万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诗歌反映了深厚的民族情感和较强的现实主义精神。陆游的诗风格多样,既有豪情壮志,也有细腻的生活描写。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陆游晚年,正值国势衰弱和个人病重之际,表达了他对人生、命运的感慨,以及对社会冷漠的失落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晚年的孤独与无奈,展现了对人生的深刻反思。开头两句,诗人以“老僧”自喻,突显出自身的衰老和无奈,营造出一种沉重的氛围。接下来,诗人描绘了身边的自然景色,渔舟、雨水、松风等意象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宁静而又略显凄凉的画面。这种对比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后四句则提出了一个哲学性的问题:“世人欲觅何由得”,表现出对世事无常的疑惑与思考。即便相逢,也无法回应,反映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淡漠和无奈。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深邃的情感表达,传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世事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身世今如一老僧:诗人以老僧自喻,表明自己已进入晚年,经历沧桑。
  • 病余残发雪鬅鬙:描述了因病而显得苍老的外貌,表达了时间的无情。
  • 湖桑埭下渔舟雨:描绘宁静的自然景象,渔舟在雨中显得孤独,暗示诗人的心境。
  • 道树山前野店灯:乡间小店的灯光给人一丝温暖,但也显得孤单。
  • 涧水潺湲供洗钵:涧水的声音让人感到宁静,洗净钵盂是自我反省的象征。
  • 松风萧飒入行縢:松风的声音带来一种凄凉感,暗示内心的孤寂。
  • 世人欲觅何由得:对人世的思考,反映出对人生意义的追寻。
  • 觌面相逢唤不应:即使相遇,却无人回应,表现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老僧”比喻自己,突显孤独与无助。
  • 对仗:如“涧水潺湲”和“松风萧飒”,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拟人:松风“入行縢”,使自然景象更加生动,富有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反思和对人生的感慨,表达了对世事的无奈和对人情冷漠的失落感,展现了一种深沉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老僧:象征孤独与智慧。
  • 渔舟:代表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 松风:象征自然的宁静与孤独。
  • 灯光:暗示希望与温暖,却又显得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自喻为何?

    • A. 老僧
    • B. 渔夫
    • C. 诗人
    • D. 学者
  2. 诗中提到的自然景象不包括:

    • A. 渔舟
    • B. 山前野店
    • C. 城市街道
    • D. 湖桑
  3. 主题思想是?

    • A. 赞美自然
    • B. 对人生的感慨
    • C. 描述战争
    • D. 表达爱情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陆游与杜甫的诗歌都表现了对个人命运和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但陆游更注重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而杜甫则侧重于社会责任和历史的沉重感。

参考资料

  1. 《陆游全集》
  2. 《宋诗三百首》
  3.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