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闲步村落间》
时间: 2025-01-26 00:38:3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初夏闲步村落间
薄云韬日不成晴,
野水通池渐欲平。
绿叶忽低知鸟立,
青萍微动觉鱼行。
醉游放荡初何适,
睡起逍遥未易名。
忽遇湖边隐君子,
相携一笑慰余生。
白话文翻译:
初夏时节,我悠闲地在村落间漫步。薄薄的云层遮住了阳光,天空显得并不晴朗。田野里的水面渐渐平静,似乎与池塘相连。忽然看到绿叶低垂,知道有鸟儿停在上面;青苔微微荡漾,似乎感受到鱼儿在水中游动。醉酒游玩,放荡不羁,初时又何处去寻呢?刚睡醒,逍遥自在,也不好给其命名。忽然遇见湖边的隐士,彼此相视一笑,心中得到了安慰。
注释:
- 薄云韬日:薄薄的云层遮住了阳光。
- 渐欲平:水面渐渐平静。
- 绿叶忽低知鸟立:绿叶忽然低垂,知道有鸟儿在上面栖息。
- 青萍微动觉鱼行:青苔轻轻摇动,感觉到有鱼在水中游动。
- 醉游放荡:沉醉于游玩,放浪形骸。
- 隐君子:指隐居的智者或高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和文学家。他出身于士大夫家庭,才华横溢,擅长诗、词、文,尤其以诗最为人称道。他一生充满坎坷,诗作多反映其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以及个人的理想与追求。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初夏时节,表现了诗人漫步于乡村的闲适与舒畅,反映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陆游身处南宋,国家多灾难,诗中自然意象与人文情怀结合,展示出他对隐逸生活的理解与追求。
诗歌鉴赏:
《初夏闲步村落间》是一首蕴含丰富情感的诗作,描绘了初夏时节的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怀。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了乡村的宁静与和谐美。首联“薄云韬日不成晴”,描绘了初夏时节的阴云密布,给人一种淡淡的忧愁;接下来的“野水通池渐欲平”则描绘了水面逐渐平静的画面,象征着一种内心的安宁与平静。
诗中通过“绿叶忽低知鸟立,青萍微动觉鱼行”展示了与自然的亲密关系,鸟儿与鱼的出现,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似乎在告知诗人自然的美好与和谐。后半部分“醉游放荡初何适,睡起逍遥未易名”则反映了诗人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的思考。最后“忽遇湖边隐君子,相携一笑慰余生”让整首诗具有了人际交往的温暖,隐士的相遇象征着心灵的契合与安慰。
整首诗融合了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感,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思考,同时也流露出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给人以深思与启迪。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薄云韬日不成晴:描述初夏天气的阴郁,薄云遮住阳光,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
- 野水通池渐欲平:描绘水面宁静的场景,暗示内心的安宁。
- 绿叶忽低知鸟立:绿叶低垂,暗示鸟儿在此栖息,表现自然的灵动。
- 青萍微动觉鱼行:青苔轻动,暗示鱼儿在游动,表现生机。
- 醉游放荡初何适:诗人沉醉游玩,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渴望与迷茫。
- 睡起逍遥未易名:醒来后的逍遥自在,难以用言语描述,反映心灵的洒脱。
- 忽遇湖边隐君子:偶然遇到隐士,象征人际关系中的温暖与安慰。
- 相携一笑慰余生:彼此一笑,带来心灵的慰藉,表现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支持。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薄云韬日”比喻天气的阴郁。
- 拟人:如“绿叶忽低知鸟立”,赋予自然以灵性。
- 对仗:如“醉游放荡”等,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以及人与人之间温暖的关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现实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薄云:象征着生活中的忧虑与压力。
- 绿叶:象征生机与自然的美好。
- 青萍:象征水的灵动与生命的活力。
- 隐君子:象征一种理想的生活态度与心灵的归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薄云韬日”意指什么? A. 阳光明媚
B. 天气阴沉
C. 风和日丽
答案:B -
诗中描述的自然景象主要有哪几种? A. 山、河、海
B. 云、水、叶
C. 花、鸟、树
答案:B -
诗人对“逍遥”的态度是?
A. 渴望
B. 反感
C. 无所谓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孟浩然的《春晓》
诗词对比: 陆游的《初夏闲步村落间》与王维的《鹿柴》均描绘了自然景象,但陆游侧重于人际关系的温暖,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的清幽与孤寂。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特色,但都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