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

时间: 2025-05-24 00:31:35

荒草漫荒原,从没人经过。

夜半谁将火种来,引起熊熊火。

烟纵烈风吹,焰舐长天破。

一个流星一点光,点点从空堕。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荒草漫荒原,从没人经过。夜半谁将火种来,引起熊熊火。烟纵烈风吹,焰舐长天破。一个流星一点光,点点从空堕。

白话文翻译:

这片荒原上长满了荒草,几乎没有人经过。夜深人静,究竟是谁带来了火种,引发了熊熊的大火?烟雾在狂风中飘散,火焰舔舐着天空,似乎要撕裂长空。一颗流星划过天际,留下微弱的光点,缓缓坠落。

注释:

  • 荒草:长满的杂草,象征着荒凉与无人问津的景象。
  • 火种:指点燃火焰的火星或火焰的初始状态。
  • 熊熊火:形容火焰旺盛,光亮猛烈。
  • 烟纵烈风吹:烟雾在强烈风中飘荡,形象地描绘了风的力量。
  • 焰舐长天破:火焰像舌头一样舔舐天空,形象地描绘了火焰的狞猛。
  • 流星:天上划过的流星,象征瞬间的美丽和短暂的生命。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古代典故,但流星的意象常常在古诗中象征着短暂、美丽与生命的瞬息。流星在中国文学中经常被用来象征人生的无常与秧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随(1890-1968),字平云,号静庐,江苏无锡人,近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文学研究者。他的诗风独特,常常将现代生活与古典诗词结合,追求意境与情感的交融。

创作背景:

《卜算子》创作于特定的历史时期,社会动荡,战乱频繁,诗人通过描绘荒凉的自然景象,表达对社会现状的思考和对人生命运的感慨。诗中的火焰与流星,传达出对希望与失落的复杂情感。

诗歌鉴赏:

《卜算子》是一首充满象征意义的诗作。开篇通过“荒草漫荒原”的描写,展现出一幅荒凉、孤寂的景象,暗示着人类的孤独与无助。诗人用“夜半谁将火种来”的疑问,反映出对生活中光明与希望的渴望。在黑暗的夜晚,火焰的出现象征着希望与温暖,但同时也暗含着火焰的危险与不可控。

接下来的描写中,“烟纵烈风吹,焰舐长天破”生动地展示了火焰在狂风中挣扎、舞动的场景,似乎在暗示人生的脆弱与无常。最后的“流星一点光,点点从空堕”则使整首诗沉入一种悲凉与思索之中,流星的短暂光辉象征着人生的瞬息和渺小。

整首诗在意象上层层递进,情感上由孤寂到渴望,再到无奈,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命运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荒草漫荒原:描绘出一幅广袤的荒原景象,暗示无人问津的孤独。
  2. 从没人经过:进一步强调荒原的寂静与冷清。
  3. 夜半谁将火种来:引入疑问,表现出对希望的渴望。
  4. 引起熊熊火:火焰象征着希望与生机。
  5. 烟纵烈风吹:描绘风与烟的动态,展现自然的力量。
  6. 焰舐长天破:火焰的强烈,象征着生命的挣扎与冲突。
  7. 一个流星一点光:流星的意象,象征着瞬间的美与短暂。
  8. 点点从空堕:流星的坠落,暗示生命的无常与脆弱。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火焰比作舌头,通过“焰舐长天破”形象化火焰的强烈。
  • 拟人:烟与风的互动赋予了自然以生命。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人生命运的思考与感慨,暗示了希望与失落的交织,展现了在荒凉与孤独中对光明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荒草:象征着荒凉与无人问津的环境。
  • 火种:象征着希望与生命的开始。
  • 流星:象征短暂、美丽与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荒草漫荒原”中的“荒草”象征什么? A. 生机勃勃
    B. 荒凉与孤独
    C. 火焰

  2. 诗中提到的“流星”主要象征什么? A. 永恒
    B. 短暂与无常
    C. 生命的希望

  3. “焰舐长天破”中的“焰”主要指什么? A. 火焰
    B. 风
    C. 烟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津》:表现孤独与对生命的思考。
  • 杜甫的《登高》:描绘自然景象与人生感悟。

诗词对比:

  • 顾随的《卜算子》与李白的《静夜思》均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思索,但顾随更关注对生命瞬息的感慨,而李白则多表现对故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 《顾随诗集》
  • 《中国现代诗歌发展史》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