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蒙寺丞赴郢州》

时间: 2025-01-10 21:58:49

郢国当时唱,犹传白雪真。

问今非昔日,和者几何人。

客自射飞雁,渔能供跃鳞。

芳洲堕马处,吾祖汉名臣。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蒙寺丞赴郢州
梅尧臣 〔宋代〕

郢国当时唱,犹传白雪真。
问今非昔日,和者几何人。
客自射飞雁,渔能供跃鳞。
芳洲堕马处,吾祖汉名臣。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郢州的怀念和对友人的关心。郢国曾经歌声嘹亮,现在却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能再唱起那动人的曲子。问今与昔日相比,能和声的又有多少人呢?我想象着远方的朋友在空中射击飞雁,捕捞跃起的鱼。那片芳洲,曾是我祖辈汉朝名臣堕马之地,历史的情感在这里交织。

注释:

  • 郢国:指古代的郢州,因其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而闻名。
  • 白雪真:传说中的美好乐曲,象征优雅与高洁。
  • 和者:指能够合奏或和唱的人。
  • 客自射飞雁:形象地描绘了游子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 跃鳞:指鱼跃出水面,生动形象。
  • 芳洲:美丽的洲滩,象征着自然之美与历史的记忆。
  • 汉名臣:指的是作者的祖先,强调历史的光辉与家族的荣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少华,唐代末年和宋初的诗人。他是诗坛上著名的词宗,擅长写五言古诗,作品情感真挚,语言清新,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思考。

创作背景:该诗是在梅尧臣的朋友蒙寺丞即将赴郢州任职之际作的,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和对郢州的思念。诗中回顾了郢州的历史与文化,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与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的语言优美而含蓄,情感真切而深厚。开篇便以“郢国当时唱”引入,既是一种对历史的追怀,也是一种对现实的感慨。诗人通过“问今非昔日”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叹,显示出对当下人事的无奈。接着,诗人描绘了游子的生活场景,以“客自射飞雁,渔能供跃鳞”来展现他对朋友的牵挂和对生活的思索。

最后两句则将个人情感与历史记忆结合,强调祖辈的荣光与当下的孤独,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家国情怀和对历史的敬畏。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语言中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感和人文情怀,展现了梅尧臣作为诗人的深邃和博大。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郢国当时唱,犹传白雪真。”:描绘郢国曾经的繁华与美好,白雪乐曲是对美好事物的象征。
    • “问今非昔日,和者几何人。”:通过提问的方式表达对现状的无奈与感慨。
    • “客自射飞雁,渔能供跃鳞。”:描绘游子在外的生活状态,表现孤独与无助。
    • “芳洲堕马处,吾祖汉名臣。”:以历史作为情感的寄托,反映出对家族荣耀的自豪感。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射飞雁”和“供跃鳞”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比喻:用“白雪”比喻美好的音乐,寓意深远。
    • 排比:如“问今非昔日,和者几何人”加强了情感的层次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敬畏、对友人的关心以及对现状的无奈,展现出了丰富的人文关怀和深刻的历史感。

意象分析:

  • 郢国:历史与文化的象征,承载着诗人对过往的怀念。
  • 白雪:象征美好与高雅的艺术,反映出诗人的审美情趣。
  • 飞雁与跃鳞:分别象征着孤独的旅人和自然的生机,给予诗人情感的寄托与思索。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白雪”象征什么?

    • A. 美好乐曲
    • B. 冰雪天气
    • C. 诗人的心情
  2. 诗人对“郢国”的感情是:

    • A. 赞美
    • B. 怀念
    • C. 失望
  3. 诗中“芳洲堕马处”指的是什么?

    • A. 自然风光
    • B. 祖先的荣耀
    • C. 旅游胜地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发白帝城》 李白
  • 《送别》 王之涣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与《送蒙寺丞赴郢州》梅尧臣:两者都表现了对历史的思考与个人情感的交织,但李白更偏向于豪放潇洒,而梅尧臣则更显细腻与沉郁。两者在意象的运用上各有特色,李白的作品充满豪情,而梅尧臣则更注重人文情感的表达。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梅尧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