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楼诗二十首。海榴亭(在新楼北花开最早所望更高)》
时间: 2025-01-25 01:39:1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海榴亭早开繁蕊,光照晴霞破碧烟。
高近紫霄疑菡萏,迥依江月半婵娟。
怀芳不作翻风艳,别萼犹含泣露妍。
摇落旧丛云水隔,不堪行坐数流年。
白话文翻译:
海榴亭早早地开满了繁密的花蕊,阳光照耀下的晴空与霞光交辉,打破了碧蓝的烟雾。亭子高耸,近似紫霄,让人怀疑那是荷花,独自依傍着江水的明月,显得如此婉约动人。心中对花的思念不再像往日那样张扬,分开的花瓣依旧含着泪水,显得妩媚动人。摇落的花瓣与旧的丛林隔着云水,难以忍受这逝去的流年。
注释:
- 海榴亭:指亭子名,海榴花即石榴花,寓意早熟的花。
- 繁蕊:指花的蕊多而繁盛。
- 紫霄:指高远的天空。
- 菡萏:即荷花,象征清丽与孤傲。
- 别萼:指分开的花瓣,含有忧伤之意。
- 泣露妍:含泪的露珠,形容花的娇美与凋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绅,字义山,号青松,唐代诗人,晚唐时期的重要诗人之一。他以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细腻的观察而著称,常在诗中寄托个人情感与社会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李绅在新楼北的一个春日,面对早开的海榴花,感受到时间流逝与美的脆弱,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流年无情的感慨。
诗歌鉴赏:
《海榴亭》是一首抒情诗,展现了春日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感伤。诗中以“海榴亭”开头,表达了自然的生机与繁华,紧接着通过“光照晴霞破碧烟”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明亮而生动的画面。这种明亮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忧伤形成对比,反映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作者采用了“高近紫霄疑菡萏”的意象,暗示亭子高耸,似乎与天相接,给人一种孤独与超然的感受。而“迥依江月半婵娟”则通过江水与明月的交融,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在后两句中,诗人表达了对花的依恋与惋惜,特别是“别萼犹含泣露妍”,展现了花虽凋落却依旧美丽的矛盾,似乎在暗示着人世间的无常。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内心情感的深刻交融。李绅以独特的视角与深情的笔触,创造了一幅春日花开的动人画面,同时也传达了对流逝时光的无尽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海榴亭早开繁蕊:描绘海榴亭内花朵早早盛开,生机勃勃。
- 光照晴霞破碧烟:阳光照耀下,晴空与霞光交融,映衬出春日的美好。
- 高近紫霄疑菡萏:亭子高耸,似乎与天相接,让人联想到高洁的荷花。
- 迥依江月半婵娟:亭子独自依傍着江水与明月,增添了一丝婉约的情感。
- 怀芳不作翻风艳:对花的怀念不再张扬,显示出一种内敛和淡然。
- 别萼犹含泣露妍:分开的花瓣依旧含泪,显示出对美好事物的惋惜。
- 摇落旧丛云水隔:花瓣摇落,与旧丛林隔着云水,隐喻时间的流逝。
- 不堪行坐数流年:难以承受这流逝的岁月,表达了对生命流转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亭子比作荷花,意在强调亭子的高洁与孤傲。
- 拟人:花瓣含泪,赋予物象以人的情感,生动形象。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工整,形成和谐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海榴亭的描绘,表达了对春日美景的赞美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海榴亭:象征青春与生命的活力。
- 晴霞:象征美好与希望。
- 江月:象征孤独与清幽。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海榴花与亭子象征着春天的美丽与青春的朝气,而流逝的岁月则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无常与珍惜当下的意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海榴亭早开繁蕊”主要描绘了什么? A. 亭子的高大
B. 花的盛开
C. 阳光的明媚
答案:B -
“怀芳不作翻风艳”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A. 兴奋
B. 平淡
C. 悲伤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江月”象征着什么? A. 友情
B. 孤独
C. 财富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写了春天的景色与感慨,但其内容更加沉重,表现了国破家亡的悲伤。而李绅的这首诗则更注重于个人的细腻感受与自然的美,二者在题材上虽然相近,但情感基调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李绅的《海榴亭》,若有进一步的问题,请随时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