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不住遥望武丘报恩两寺》
时间: 2025-01-11 08:47:4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山古寺东西远,竹院松门怅望同。
幽鸟静时侵径月,野烟消处满林风。
塔分朱雁馀霞外,刹对金螭落照中。
官备散寮身却累,往来惭谢二莲宫。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山中,古老的寺庙在东西两侧远远地相望,竹院和松门的景色让人感到相同的惆怅。幽静的鸟儿在静谧时刻侵入小径的月光,野外的烟雾消散后,满林的风轻轻吹拂。塔楼分开了朱雁在余霞之外飞翔,庙宇正对着金色的龙在夕照中落下。官府的散居让身心倍感疲累,来往的客人让我对这两座莲花宫感到愧疚。
注释:
字词注释:
- 秋山:秋天的山,指的是秋季的山景。
- 古寺:古老的寺庙,体现了历史的沉淀。
- 怅望:感到惆怅地眺望。
- 幽鸟:安静的鸟,描绘了宁静的环境。
- 竹院松门:竹林中的院落和松树门,描绘了自然环境。
- 朱雁:红色的大雁,常用来象征秋天。
- 金螭:金色的龙,象征着庙宇的神圣。
- 官备散寮:官府的住宿安排,体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无奈。
典故解析:
- 二莲宫:可能指的是与佛教相关的寺庙或道教庙宇,象征着对信仰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绅(约 779—831),唐代诗人,以其平易近人的风格和丰富的情感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色及人文情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绅的游历经历有关,诗人常常在自然与寺庙中寻求心灵的寄托,表达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
诗歌鉴赏:
《苏州不住遥望武丘报恩两寺》是一首凝练而深刻的诗作,通过描绘秋山古寺的景色,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与思索。诗中开头两句即点明了环境的宁静与遥远,秋山和古寺的相望,给人一种孤独而美丽的感觉。接下来的描写中,幽鸟与月光的交融,以及满林的风,渲染了一种宁静的氛围,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诗的后半部分逐渐转向对人生的感悟,塔与朱雁的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丽,也暗含了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最后两句则可以看作是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反思,尽管身处于繁华的环境,却感到心灵的疲惫与愧疚。这种矛盾的情感使得整首诗更具深度,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真实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秋山古寺东西远:描绘秋天的山和远处的古寺,呈现出一种遥远的景象。
- 竹院松门怅望同:竹院和松门都让人感到惆怅,反映出诗人的情感。
- 幽鸟静时侵径月:在宁静的时刻,鸟儿的身影映入月光,营造出梦幻般的画面。
- 野烟消处满林风:烟雾消散,树林中风轻轻吹拂,表现出一种宁静与闲适。
- 塔分朱雁馀霞外:塔与天边的红雁相分,表现出一种距离感。
- 刹对金螭落照中:庙宇在夕阳下显得庄严,形成鲜明的对比。
- 官备散寮身却累:官场生活的疲惫感,反映了对世俗的无奈。
- 往来惭谢二莲宫:对往来客人的愧疚,表现了内心的挣扎。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情感结合,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诗句之间形成工整的对仗,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内心的惆怅,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山:象征宁静与思索的时光。
- 古寺:代表历史与信仰的寄托。
- 幽鸟:象征孤独与宁静。
- 朱雁:象征秋天的到来与生命的流逝。
- 金螭:象征庙宇的神圣与庄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秋山古寺”有什么象征意义? A. 代表繁华的城市
B. 代表宁静与思索的时光
C. 代表孤独的情感 -
“幽鸟静时侵径月”中“幽鸟”所表现的情感是什么? A. 喜悦
B. 宁静与孤独
C. 愤怒 -
诗中提到的“二莲宫”指代什么? A. 一种植物
B. 寺庙或道教庙宇
C. 一种建筑风格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与人生,二者皆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事的思考,但王维的诗更为细腻,着重于景色的描绘,而李绅则通过景色反映内心的情感。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均展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成就。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绅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