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水
作者: 俞长源 〔近代〕
秋水清且浅,盈盈善作波。
其神劳若此,之子怨如何。
秦地霜葭满,楚天木叶多。
溯游终路阻,税驾媚山阿。
白话文翻译:
秋水清澈而又浅薄,微波荡漾,似乎很温柔。
这样的情景怎么会使人感到疲惫呢?那孩子又为何会感到怨恨?
秦地的霜草已满,楚天的树叶也多。
逆流而上,前路艰难,驾舟却又向着美丽的山阿而去。
注释:
字词注释:
- 盈盈:形容水波轻盈、柔和的样子。
- 其神:指情绪或神情。
- 劳:疲劳、劳累。
- 之子:指年轻人或孩子。
- 怨:怨恨。
- 霜葭:指被霜打过的芦苇。
- 溯游:逆流而上游。
- 税驾:驾舟行驶。
典故解析:
- 秦地霜葭:指的是秦地的自然景象,表达了秋天的到来和萧瑟的气氛。
- 楚天木叶多:楚地同样在秋天时,树叶纷纷飘落,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俞长源,近代诗人,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象与人生感悟,风格清新、含蓄,常反映出对社会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秋水》创作于近代,正值中国历史变革时期,诗人通过对秋水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隐喻了社会的动荡与不安。
诗歌鉴赏:
《秋水》通过描绘秋天的水景,以清澈而浅薄的秋水为引子,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诗的开篇通过"秋水清且浅"的描写,传达出一种轻盈而宁静的氛围,仿佛在告诉人们,尽管水面平静,内心却可能充满波澜。接着,诗人提到“其神劳若此,之子怨如何”,在这里,诗人似乎在质问:面对如此平静的秋水,为什么年轻人却感到疲惫和怨恨?这不仅反映了个体内心的冲突,也暗示了社会环境对人们情绪的影响。
后两句“秦地霜葭满,楚天木叶多”,则将视野扩展到自然的变化中,描绘了两地的秋景,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岁月的流逝。最后的“溯游终路阻,税驾媚山阿”则带有一种逆流而上的艰难感,虽知前路阻碍重重,仍然向着美好而努力追寻,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与希望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困境的感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与哲理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秋水清且浅:描述秋天的水,清澈而浅薄,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 盈盈善作波:微波荡漾,表现出水的柔和与动感。
- 其神劳若此:反问,情绪如此疲惫,是为何?
- 之子怨如何:既然秋水如此清澈,年轻人又何以抱怨?
- 秦地霜葭满:描绘秦地的秋景,霜打的芦苇象征秋天的萧瑟。
- 楚天木叶多:楚地的落叶同样多,表现了自然的共通性。
- 溯游终路阻:逆流而上,前路艰难。
- 税驾媚山阿:尽管艰难,仍向往美丽的山阿,象征着追求理想与美好的勇气。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秋水比作宁静的心境,表达内心的复杂情感。
- 拟人:秋水被赋予了情感,暗示自然与人的关系。
- 对仗:采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通过描绘秋水的宁静与周遭自然的变化,反映诗人对人生的思考,表达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生活困境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水:象征纯净与宁静,亦暗示生命的流逝。
- 霜葭:代表秋天的肃杀,生与死的交替。
- 木叶:象征生命的枯萎与变化。
- 山阿:美好理想的象征,追求的目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秋水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宁静与纯净
- B) 忧伤与悲哀
- C) 动荡与苦闷
- D) 热烈与奔放
-
填空题:诗中提到“秦地霜葭满”,表达了对___的感慨。
-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之子怨如何”是对年轻人情绪的反思。(对/错)
答案:
- A
- 秋天的萧瑟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描绘自然与人生哲思,表达孤独与追求。
- 王维《山中与幽人对酌》: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内心的宁静。
诗词对比:
- 《秋水》 vs 《月下独酌》:
- 两首诗均表现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内心情感的反思,但《秋水》更侧重于秋天的萧瑟与人内心的冲突,而《月下独酌》则是对孤独与自我内心的探索。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近代诗人俞长源研究》
- 《诗词的意象与情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