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时间: 2025-01-11 05:38:32

曲室明窗烛吐光。

瓦炉灰暖炷瓢香。

夜阑茗碗间飞觞。

坐稳蒲团凭棐几,熏余纸帐掩梨床。

个中风味更难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曲室明窗烛吐光。
瓦炉灰暖炷瓢香。
夜阑茗碗间飞觞。
坐稳蒲团凭棐几,
熏余纸帐掩梨床。
个中风味更难忘。

白话文翻译

在明亮的窗户旁,蜡烛散发着光亮,
瓦炉上的灰烬温暖着,香气从香炉中飘荡而来。
夜深人静,茶碗之间酒杯交错飞舞。
坐稳蒲团,依靠在小几旁,
烟熏的纸帐掩盖着梨木床。
这其中的风味更是难以忘怀。

注释

  1. 曲室:弯曲的房间,暗示空间的温馨和隐秘。
  2. 明窗:明亮的窗户,象征光明与温暖。
  3. 瓦炉:用瓦制成的炉子,常用于煮水或取暖。
  4. 炷瓢香:香炉中燃烧的香,形状如瓢。
  5. 夜阑:夜晚深沉,时光已晚。
  6. 飞觞:酒杯飞舞,形象地描绘饮酒欢快的场景。
  7. 蒲团:坐垫,常用于打坐或休息。
  8. 棐几:小桌子,通常用来放茶水或食物。
  9. 熏余纸帐:香气弥漫的纸帐,增添了温馨的氛围。
  10. 梨床:用梨木制成的床,体现了一种简朴而雅致的生活方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元干,字景升,号玉溪,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曾担任官职。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以平淡质朴的语言描绘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创作背景

《浣溪沙》写于一个宁静的夜晚,作者在烛光下与友人品茶饮酒,感受生活的乐趣与温暖。诗中描写的场景既真实又富有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浣溪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温馨的夜晚场景,透过烛光的照耀,瓦炉的温暖,香气的四溢,诗人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舒适的空间。整首诗在意境上表现出一种闲适与自在,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和生活的乐趣。诗中“夜阑茗碗间飞觞”一句,恰如其分地传达出夜晚饮酒作乐的惬意,仿佛能听到友人间的欢声笑语与杯盏相碰的清脆声响。

通过“坐稳蒲团凭棐几”,诗人营造了一个放松、安逸的氛围,似乎在提醒我们在繁忙的生活中也要留出时间来享受生活的美好。最后一句“个中风味更难忘”,不仅是对这段美好时光的感慨,更是一种对人际关系与生活细节的深刻理解,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曲室明窗烛吐光:描绘了一个温馨的房间,窗明几净,蜡烛散发着柔和的光亮。
  2. 瓦炉灰暖炷瓢香:瓦炉中的热灰散发着温暖,香气从香炉中飘散而出,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3. 夜阑茗碗间飞觞:夜深了,茶碗与酒杯交错,相互传递,展现出饮酒的欢愉。
  4. 坐稳蒲团凭棐几:坐在蒲团上,倚靠着小桌,表现出一种轻松自在的状态。
  5. 熏余纸帐掩梨床:香气萦绕,纸帐轻轻掩盖着梨木床,增添了私密感。
  6. 个中风味更难忘:这份温馨的氛围与情意,令人难以忘怀。

修辞手法

  1. 比喻:如“飞觞”比喻酒杯飞舞,生动形象地表现饮酒的欢乐。
  2.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曲室明窗”和“瓦炉灰暖”,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3. 意象:烛光、香气、蒲团等意象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和谐而温暖的夜晚场景。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生活细节的热爱与对人际关系的珍视,表现出一种宁静、自在的生活态度,令人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时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烛光:象征温暖和宁静,照亮夜晚的生活。
  2. 香气:象征生活的美好与享受,增添了诗的情感。
  3. 蒲团:象征放松与舒适,体现了生活的雅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场景主要是哪个时间段?

    • A. 清晨
    • B. 正午
    • C. 夜晚
    • D. 傍晚
  2. “熏余纸帐掩梨床”这一句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生活的忙碌
    • B. 生活的安逸与温馨
    • C. 生活的贫困
    • D. 生活的孤独

答案

  1. C. 夜晚
  2. B. 生活的安逸与温馨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辛弃疾)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诗词对比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与《浣溪沙》同样描绘了夜晚的美好,但辛弃疾的词更多地表达了对壮丽景象的赞美,而张元干则更注重细腻的生活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宋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