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锦堂·戊子,一九四八年。南园饯别林仲容,用片玉体》
时间: 2025-01-27 04:09:0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昼锦堂·戊子,一九四八年。南园饯别林仲容,用片玉体
作者: 黄咏雩
袖海浇尘,嘘云作雨,羃䍥春满人间。
绿草南园蝴蝶,伴我芳樽。
游丝何缘羁落日,醉襟应不怯余寒。
徘徊处柳色青青,离亭一笛阳关。
相看。幽抱好,玄鬓在,此身禁得清顽。
徙倚崆峒长剑,手辟榛菅。
南云大鸟搏溟澥,西风匹马度天山。
归来也重与细斟醽醁,浩唱刀环。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春天的南园中送别友人的情景。诗人以袖子浇灭尘埃,仿佛在呼唤春天的到来,春光普照大地,万物生机勃勃。南园中的绿草和蝴蝶陪伴着我,举杯共饮。游丝飘荡,不知为何在落日时分缠绕,醉意让我也不怕余寒的侵袭。徘徊在柳色青青的地方,离亭时一曲笛声悠扬,仿佛在送别。我与友人对视,彼此心中都有美好的情怀,这身躯能否承受内心的清醒与顽固。倚靠在崆峒山的长剑上,手中拨开杂草。南方的云端大鸟翱翔于海洋之上,西风送我骑马穿越天山。归来后再与友人细细品酒,豪情荡漾。
注释
- 袖海:指用衣袖轻轻拂去尘埃。
- 羃䍥:指春意浓厚的样子。
- 游丝:形容细丝般的物体,象征着春天的柔美。
- 阳关:古代乐曲名,常用于送别时演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咏雩(1884-1956),字子云,号愚山,江苏人,近现代著名诗人。其诗风清新,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以及抒发感情,作品多反映他对社会变革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1948年,正值中国历史变革时期,诗人以送别友人为题,表达了对友人深厚的情谊与对未来的思考,展现了那一时代人们的情感与希望。
诗歌鉴赏
《昼锦堂·戊子》是一首情感深邃的送别诗,诗人在描绘春日南园美景的同时,流露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开篇“袖海浇尘”,以轻柔的动作描绘了春天的来临,春光普照下的生机勃勃让人心旷神怡。接着,诗人通过“绿草南园蝴蝶,伴我芳樽”的描写,突出自然美和友谊的融洽,似乎在传达一种和谐的生活态度。
诗中“游丝何缘羁落日,醉襟应不怯余寒”,表达了诗人不畏将来的迷茫与不安,展现了一种豁达的胸怀。离别的笛声和送别的情景在“离亭一笛阳关”中得以体现,既是对离别的感慨,也是对未来的期许。而后,诗人以“南云大鸟搏溟澥,西风匹马度天山”的壮观意象,展现了心中那种渴望自由的豪情,表现了对人生理想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清新,意象丰富,既有自然的美感,也有生动的人情,充分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与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袖海浇尘:用袖子拂去尘埃,象征对清新环境的追求。
- 嘘云作雨:轻声呼唤,象征春天的降临。
- 羃䍥春满人间:春意盎然,生机勃勃。
- 绿草南园蝴蝶:生动的自然景象,象征着美好的生活。
- 游丝何缘羁落日:细丝般的忧愁,象征着离别的哀伤。
- 醉襟应不怯余寒:醉意让人无畏,表现出一种豁达的态度。
- 徘徊处柳色青青: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表现了诗人的敏感。
- 离亭一笛阳关:送别的乐曲,渗透着离别的情感。
- 相看:彼此的情感交流。
- 幽抱好,玄鬓在:内心的深情与对友人的执着。
- 徙倚崆峒长剑:象征着勇气与力量。
- 南云大鸟搏溟澥:壮丽的自然景象,表现出自由的追求。
- 西风匹马度天山:豪情壮志,象征着对未来的期许。
- 归来也重与细斟醽醁:表达了对友人重聚的渴望。
- 浩唱刀环:豪放的歌声,象征着对生活的热爱。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比喻手法将袖子比作海洋,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情感。
- 拟人:游丝和云雨的描写,使自然景象更具情感。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美景和送别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惜别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热爱与期待,展现了诗人豁达豪放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天: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
- 南园:代表着温暖与和谐的环境。
- 蝴蝶:象征着美好与自由。
- 柳色:代表着生机与柔情。
- 笛声:象征着送别的情感与惆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羃䍥春满人间”意指什么?
- A. 春天的气息浓厚
- B. 春天的寒冷
- C. 春天的花朵
-
“离亭一笛阳关”中的“阳关”是什么?
- A. 一种乐器
- B. 一首古曲
- C. 一种风景
-
“南云大鸟搏溟澥”主要表现了什么?
- A. 对友谊的珍视
- B. 对自由的向往
- C.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送友人》
- 王之涣《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送友人》同样表达了送别之情,但更多展现了豪放不羁的个性,而黄咏雩的《昼锦堂》则在细腻的描绘中融入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友谊的珍重,两者在表达情感上各有千秋,风格迥异。
参考资料
- 《中国现代诗歌史》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黄咏雩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