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阳走笔呈以道》

时间: 2025-02-04 16:30:27

别后蓬丘老,分杯岁又阑。

发因求道白,心但济时丹。

瘧鬼三秋热,河鱼六月寒。

不图梅影夜,对榻共平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别后蓬丘老,分杯岁又阑。
发因求道白,心但济时丹。
瘧鬼三秋热,河鱼六月寒。
不图梅影夜,对榻共平安。

白话文翻译:

自从分别后,蓬丘已显得苍老,
分饮的酒杯,岁月又到了尾声。
我的头发因求道而白,
心中只愿能济世救人。
秋天的瘧疾让人感到酷热,
而河里的鱼在六月仍然寒冷。
没想到梅花的影子在夜里,
我们对坐在榻上,竟也能安然无恙。

注释:

字词注释:

  • 蓬丘:指生活环境或境遇,带有隐喻。
  • 岁又阑:岁月已接近尾声。
  • 求道白:因追求道理而使头发变白。
  • 济时丹:济世救人的愿望。
  • 瘧鬼:指瘧疾,常用“鬼”来形容病痛之苦。
  • 梅影夜:梅花的影子在夜晚。

典故解析:

  • 梅影:梅花象征高洁,诗中提到梅影,暗示诗人对纯洁和宁静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彦约,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擅长抒情诗,常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结合,反映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与友人分别之后,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悟,体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充满了情感的细腻与深邃的哲思,从开篇的“别后蓬丘老”中,便透露出一种时光荏苒的感慨,写出了人们在岁月流逝中所感受到的苍老与无奈。诗人以“分杯岁又阑”来描绘友情的珍贵与岁月的短暂,暗示了人际关系中深厚的情感。接着,诗人提到因求道而白的头发,表明了他对理想的追求,尽管头发已然变白,但内心的信念与愿望依旧坚定。

“瘧鬼三秋热,河鱼六月寒”则是对自然现象的描绘,显示了人间冷暖的不平衡,反映了对生活的深刻观察。最后,诗人以“梅影夜,对榻共平安”作为结尾,展现了与友人共度宁静时光的美好,暗示着在纷扰的世界中,和谐与平安是多么可贵。

整首诗通过描绘个人的遭遇与感受,展现了对人生的反思与哲理,蕴含着浓厚的人情味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别后蓬丘老:分别后,生活的艰辛使我感到苍老。
  • 分杯岁又阑:与友人一起举杯畅饮,感觉岁月已然接近尾声。
  • 发因求道白:因追求理想而使我的头发变白,暗示着理想的追求需要付出代价。
  • 心但济时丹:我心中只愿意为世人解忧,表明了诗人的责任感。
  • 瘧鬼三秋热:秋季瘧疾肆虐,描绘了社会的苦难。
  • 河鱼六月寒:河里的鱼在炎热的夏季仍显寒冷,象征人间的无奈。
  • 不图梅影夜:没想到夜里梅影映照,反映出一种宁静的美好。
  • 对榻共平安:与友人共处安宁,显示出友谊的珍贵。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瘧鬼”比喻病痛,生动形象。
  • 对仗:如“发因求道白,心但济时丹”,工整而富有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时间流逝、人生苦短的感慨,表达了对理想与友情的追求,体现出对生命和生活的深刻思考,传达出一种宁静、和谐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蓬丘:象征人生的艰辛与成熟。
  • 梅影:象征高洁与宁静,代表着理想与美好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蓬丘”是什么意思?

    • A. 年轻
    • B. 苍老
    • C. 美丽
    • D. 快乐
  2. 诗人因为什么而使头发变白?

    • A. 年龄
    • B. 求道
    • C. 疾病
    • D. 快乐
  3. “瘧鬼三秋热”中的“瘧鬼”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病痛
    • B. 一种风景
    • C. 一种动物
    • D. 一种植物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水调歌头》:同样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与对理想的追求,风格上更为豪放。
  • 《将进酒》:体现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情感更为激烈,形式上也更为奔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古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