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其二 柳词,用宋许伯阳体》
时间: 2025-01-10 22:45:4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不见西湖堤畔柳,
弄晴十里依依。
暖风搓动绿烟丝,
似同苏小,双舞斗腰肢。
忆昔六桥经凤辇,
拟为春暗龙池。
画船维处恣游嬉,
斜阳烟霭,谁管断肠时。
白话文翻译:
我在西湖堤边看不到柳树,
晴朗的天气里,柳条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暖风轻轻拂动着绿烟般的柳丝,
宛如苏小那样,双双舞动着婀娜的身姿。
想当年我曾经乘凤辇经过六桥,
想要在春天时暗自游玩龙池。
画舫停在那儿尽情游玩嬉戏,
斜阳映照着烟雾,谁关心那断肠的时刻呢?
注释:
- 西湖堤畔柳:西湖旁的柳树,象征着柔美和生命。
- 弄晴十里依依:形容晴朗的天气里,柳条轻轻摇曳的样子。
- 苏小:指苏州的小女子,象征着柔美的女子。
- 六桥:指的是西湖的六座桥,历史悠久。
- 凤辇:古代皇帝的车驾,象征着尊贵。
- 春暗龙池:龙池是一个风景名胜,表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 画船:装饰华丽的船只,象征着游玩的乐趣。
- 斜阳烟霭:夕阳照射下的烟雾,营造出一种柔和的氛围。
- 断肠时:表达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惆怅和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霆,明代诗人,具体生平不详,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语言风格著称。其诗作多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情世态,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临江仙·其二 柳词》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变革时期,文人多怀念往昔,寄情于山水之间。诗人借景抒情,追忆青春往事,表达对美好时光的向往与哀伤。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柳树为引子,描绘了西湖的美景,传达了诗人对往昔的深切怀念和对美好时光的惆怅。开头一句“不见西湖堤畔柳”,引发读者对西湖的遐想,紧接着“弄晴十里依依”,生动地描绘出柳树在阳光下轻柔摇曳的画面。诗中通过温暖的春风、摇曳的柳枝,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氛围,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接下来的“似同苏小,双舞斗腰肢”,将柳树与美丽的女子相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和可视化效果。苏小的舞姿仿佛与柳树相融,展现出一种和谐美。在对过往的回忆中,诗人提到“忆昔六桥经凤辇”,用典故描绘了一个历史悠久的场景,表达了对繁华往事的怀念。
结尾的“斜阳烟霭,谁管断肠时”,则把情感推向高潮,诗人虽然沉浸在美好回忆中,却也不免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悲惋。这种情感的交织,使整首诗既有自然之美,又有深刻的人生哲思,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不见西湖堤畔柳:开篇即设问,表达对西湖柳树的思念。
- 弄晴十里依依:描写晴日里柳树轻轻摇曳的美丽景象,传达出自然的柔情。
- 暖风搓动绿烟丝:生动描写春风拂动柳丝的景象,增加了画面的动感。
- 似同苏小,双舞斗腰肢:用比喻将柳树和美丽女子联系起来,增强了诗的美感。
- 忆昔六桥经凤辇:怀念过去的美好时光,带有浓厚的历史感。
- 拟为春暗龙池:表达了对春天游玩的渴望和怀念。
- 画船维处恣游嬉:描绘游船嬉戏的场景,充满生活气息。
- 斜阳烟霭,谁管断肠时:结尾展现了诗人的惆怅,表达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将柳树与女子相比较,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柳树似乎具有人性,增添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人生流逝的感慨。通过描绘西湖的柳景,诗人寄托了浓厚的情感,传达了对逝去青春的惆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柳:象征柔美与生命的延续。
- 西湖:代表着美丽的自然景观,寄托了诗人的情感。
- 暖风:象征着春天的温暖与生机。
- 斜阳: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景点是?
- A. 西湖
- B. 龙池
- C. 六桥
- D. 以上皆是
-
“似同苏小,双舞斗腰肢”中的“苏小”指的是?
- A. 苏州的美丽女子
- B. 一种花
- C. 一座山
- D. 一种乐器
-
诗人用什么来表达对过往的怀念?
- A. 柳树
- B. 画船
- C. 六桥
- D. 以上皆是
答案:
- D. 以上皆是
- A. 苏州的美丽女子
- D. 以上皆是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苏轼的《赤壁赋》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庐山谣》:同样使用自然景观来表达情感,但更偏向于豪放的风格。
- 《赤壁赋》:借景抒情,表现对历史的沉思,情感更为深邃。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艺术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