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微之即席》
时间: 2025-01-11 08:40:4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酿成吴米野油囊,却爱清谈气味长。
闲日有僧来北阜,平时无盗出南塘。
风亭对竹酬孤峭,雪迳寻梅认暗香。
江水中左氵右霝应未变,一杯终欲就君尝。
白话文翻译
酿成的吴米和野油装在囊中,只因喜欢清谈的气味延绵悠长。
闲暇时有僧人到北阜来,平日里却没有盗贼在南塘出没。
在风亭对着竹子,酬谢孤高的身姿;在雪中的小路上寻梅,认出那暗淡的香气。
江水的左右应当没有什么变化,最后我只想与你共饮这一杯。
注释
字词注释:
- 吴米:指江苏一带出产的米,因其口感独特而著名。
- 野油:野生植物提炼的油,通常指香油或菜油。
- 清谈:指高雅的闲聊,体现出一种淡泊宁静的心境。
- 北阜、南塘:地名,分别指代北方的山丘和南方的水塘。
典故解析:
- 清谈:古代文人常以清谈自娱自乐,体现出一种追求雅致的生活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主张改革,推行新法,致力于国家富强与社会公正。王安石的诗歌以清新、自然见长,常常具有深刻的哲理性。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王安石晚年时期,反映了他对清谈和高雅生活的向往。在政治斗争和社会动荡的背景下,诗人寄情于山水之间,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次韵微之即席》是一首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的佳作。全诗通过对吴米与野油的描绘,引入了清谈的主题,表现出诗人对高雅风趣生活的热爱。开篇以“酿成吴米野油囊”引出对清谈的追求,彰显了王安石的雅趣与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诗中以“闲日有僧来北阜”展现了诗人生活的闲适,生活中的宁静与闲暇,暗示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而“平时无盗出南塘”,则反映出一幅安宁的社会画面,诗人对社会治安的期盼与向往。
接着“风亭对竹酬孤峭,雪迳寻梅认暗香”,通过生动的自然意象,描绘出诗人与自然对话的情景,表现出对高洁品德的赞美与向往。最后一句“一杯终欲就君尝”则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谊升华,让人感受到一种温暖的人际关系和人生哲学。
整首诗气韵清新,抒情自然,充分体现了王安石的文人情怀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酿成吴米野油囊”:通过“酿成”二字,表现出诗人对食物的细致与关注,吴米和野油象征着自然的馈赠。
- “却爱清谈气味长”:清谈即高雅的闲聊,气味长则指其余韵悠长,传递出诗人对精神生活的热爱。
- “闲日有僧来北阜”:描述了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僧人的来访暗示着一种清净的友谊。
- “平时无盗出南塘”:反映出理想中的社会安宁,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 “风亭对竹酬孤峭”:风亭与竹子构成了一个幽雅的环境,体现了诗人高洁的志趣。
- “雪迳寻梅认暗香”:雪中寻梅,感受梅花的暗香,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品味。
- “江水中左氵右霝应未变”:江水的自然流淌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不变的情感。
- “一杯终欲就君尝”:最后的邀请,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共享的愿望。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风亭对竹”、“雪迳寻梅”,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吴米”、“野油”、“僧”、“竹”、“梅”等意象,构建了一个宁静而清新的自然场景。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王安石对高雅生活的向往,以及在纷扰的世界中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感。它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谊。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吴米:象征着自然的纯粹与生活的朴实。
- 野油:体现了自然生活的简朴与真实。
- 僧:代表着一种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
- 竹、梅:象征着高洁与坚韧的品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王安石的“吴米”指的是哪个地区的米?
- A. 江苏
- B. 浙江
- C. 广东
- D. 山东
-
诗中提到的“清谈”是指什么?
- A. 争论
- B. 高雅的闲聊
- C. 商务谈判
- D. 诗歌创作
-
“闲日有僧来北阜”中的“北阜”指的是什么?
- A. 南方的水塘
- B. 北方的山丘
- C. 东海的岸边
- D. 西山的山脊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 陶渊明《饮酒》
诗词对比: 王安石与陶渊明的作品均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清淡生活的向往,前者注重人际关系的和谐与社会理想,后者则更强调个人的内心宁静与自我满足。两者在意象和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都是中国古诗中的重要代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王安石诗文选》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