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圣俞农具诗十五其七田漏》

时间: 2025-01-11 06:05:09

占星昏晓中,寒暑已不疑。

田家更置漏,寸晷亦欲知。

汗与水俱滴,身随阴屡移。

谁当哀此劳,往往夺其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占星昏晓中,寒暑已不疑。
田家更置漏,寸晷亦欲知。
汗与水俱滴,身随阴屡移。
谁当哀此劳,往往夺其时。

白话文翻译:

在星辰的变化中,昼夜交替,寒暖的轮转早已不再怀疑。田间人们更是设置了漏斗,想要每一刻都能掌握时间的流逝。辛勤的汗水与田间的水珠一同滴落,身躯也随着阴影的变化而移动。究竟谁来为这种辛劳感到哀伤呢?往往却是因为这种劳作而错失了宝贵的时光。

注释:

  • 占星:指通过观察星象来推测时间的变化。
  • 田家:指在田地里劳作的农民。
  • 置漏:指设置水漏,以测量时间。
  • 寸晷:指最细微的时间单位。
  • :指阴影,象征时间的流逝。
  • 夺其时:指因为辛劳而错失了原本可以休息或享受的时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及改革家。他推行新法,致力于国家的富强与社会的进步,文学作品风格多样,常以现实主义为主。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王安石生活的时代背景下,农人辛勤劳作的现实使得他思考时间的宝贵与流逝。诗中表达了农民在田间辛苦耕作的同时,却往往因为工作的忙碌而错过了宁静的时光。

诗歌鉴赏:

《田漏》是一首深刻反映了农民生活的诗,充满了对人劳动的哲学思考。王安石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了田间劳动者的辛勤与无奈。他将时间的流逝与农民的劳作紧密结合,通过“寸晷”一词,强调了时间的珍贵与短暂。诗中描绘的场景,既有天体的变化,也有汗水与水滴的交融,构建出一种生动而真实的田园画面。

尤其是最后两句,提出对这种辛劳的反思,质疑谁来为此感到惋惜,表现了农民在繁忙与生活的重压下,无法享受属于自己的时间。这不仅是对农民生活的同情,也是对人类在自然与社会中关系的深刻思考。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鲜明,展现了王安石作为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敏锐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占星昏晓中:在星辰变化中,自然的规律已经显现。
  • 寒暑已不疑:季节的变化是自然而然的,不再怀疑。
  • 田家更置漏:农民为了掌握时间,设置了漏斗。
  • 寸晷亦欲知:想要了解每一刻的流逝。
  • 汗与水俱滴:描绘了辛勤劳动时汗水的滴落。
  • 身随阴屡移:身影随着阴影的变化而移动。
  • 谁当哀此劳:感叹谁来为这种辛劳感到悲伤。
  • 往往夺其时:常常因此而错失了休息的时间。

修辞手法

  • 对比:将自然的规律与人类的劳作进行对比。
  • 拟人:将时间拟人化,表现出对时间的渴望。
  • 象征:阴影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压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田家劳动者的辛勤与对时间的把握,反映了对农民生活的深切理解与同情,表达了对珍惜时间、关注劳动者命运的思考。

意象分析:

  • 星辰:象征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循环。
  • 漏斗:象征对时间的掌握与渴求。
  • 汗水:象征劳动的辛苦与付出。
  • 阴影:象征时间的变化与生活的压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寸晷”指的是: a) 一种农具
    b) 时间的单位
    c) 一种星象
    答案:b

  2. 诗人对劳动者的态度是: a) 感到悲伤
    b) 感到骄傲
    c) 感到无奈
    答案:c

  3. 这首诗主要描写的是: a) 自然风光
    b) 农民的辛勤劳动
    c) 社会的繁华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田园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田漏》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都描绘了农民的生活,但王安石更关注时间的流逝与劳动的辛苦,而陶渊明则强调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两者在风格上有所不同,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