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湘洲望南岳诗》

时间: 2025-01-11 02:52:04

重波沦且直,连山纠复纷。

鸟飞不复见,风声犹可闻。

胧胧树里月,飘飘水上云。

长安远如此,无缘得报君。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重波沦且直,连山纠复纷。
鸟飞不复见,风声犹可闻。
胧胧树里月,飘飘水上云。
长安远如此,无缘得报君。

白话文翻译:

波浪起伏,直直荡漾,连绵的山脉交错纷杂。
飞鸟已经看不见了,只有风声依然可以听到。
朦胧的树影中透出月光,水面上云彩轻轻漂浮。
长安远在天边,这样的距离让我无缘向你报信。

注释:

  • 重波:指波浪的起伏。
  • 沦且直:波浪虽然起伏,但水面显得平直。
  • 纠复纷:形容山脉的错综复杂。
  • 鸟飞不复见:鸟儿飞去后再也看不见,表现了远离的孤独感。
  • 风声犹可闻:风声依然清晰可闻,表示一种宁静的环境。
  • 胧胧:形容朦胧、模糊。
  • 飘飘:轻柔飘动的样子。
  • 无缘得报君:无缘向友人报信,表达了思念与无奈。

典故解析:

此诗并无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长安”一词常用来指代故乡或朝廷,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和无奈。长安是当时的政治中心,象征着繁华与归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吴均(约463年-约521年),字士行,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擅长诗歌及散文,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观。

创作背景:诗作创作于吴均身处的动荡时期,诗人可能因政治原因或个人际遇而流离失所,从而产生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诗歌鉴赏:

《至湘洲望南岳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观,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故乡的思念。开篇以“重波沦且直”描绘湘江的波浪,生动地呈现出水乡的自然风光。紧接着“鸟飞不复见,风声犹可闻”,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诗人与自然的亲近与生离死别的孤独感。接下来的“胧胧树里月,飘飘水上云”则用柔和的意象描绘了夜晚的宁静,营造出一种朦胧、恍惚的氛围,反映出诗人心中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最后一句“长安远如此,无缘得报君”直接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透露出一种无奈与无助。整首诗在自然美与人情感之间找到了平衡,表现了深刻的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重波沦且直:水波连绵,起伏不定,给人一种自然力量的感受。
    2. 连山纠复纷:山脉错综复杂,表现了自然的广阔和诗人心中的迷惘。
    3. 鸟飞不复见:鸟的离去象征着离别,增添了诗中的孤独感。
    4. 风声犹可闻:尽管环境变迁,但风声依旧,给人一种安慰。
    5. 胧胧树里月:月光透过树影,构成了一幅静谧的画面。
    6. 飘飘水上云:水面上的云彩轻柔飘荡,增添了诗的灵动感。
    7. 长安远如此:长安的距离让人感到无奈,象征着对故乡的向往。
    8. 无缘得报君:表达了无法传达思念之情的哀伤。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界的景象与内心情感相结合,形成生动的意象。
    • 对仗:如“飘飘水上云,胧胧树里月”,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思乡”的主题,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无奈之情。

意象分析:

  • 水波:象征流动与变迁,反映出人生的无常。
  • :象征自由与离别,传达了孤独感。
  • :象征思念与团圆,反映了对故乡的情感寄托。
  • :象征变化与漂泊,暗示诗人心境的飘忽不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长安”代表了什么? A. 故乡
    B. 战场
    C. 山脉
    D. 河流

  2. “重波沦且直”中的“重波”指的是什么? A. 河流
    B. 山脉
    C. 波浪
    D. 云彩

  3. 诗中表现孤独的意象有哪些? A. 鸟飞不复见
    B. 风声犹可闻
    C. 胧胧树里月
    D. 以上都是

答案

  1. A
  2. C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早发白帝城》 李白

诗词对比

  • 《静夜思》通过月光引发对故乡的思念,与《至湘洲望南岳诗》相似,均在自然意象中融入深情的思乡情感。
  • 《早发白帝城》则展现了早晨的清新与希望,虽然也有对远方的思念,但情感基调相对乐观。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诗经与汉乐府》
  • 《南北朝诗人研究》